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天气寒冷 “火锅病”暴增

2009-11-18 17:32:37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064

(海峡名医网讯 通讯员 陈志峰)近几天北方冷空气南下,我市天气骤然变冷,最低气温甚至只有10摄氏度左右。沉寂了大半年的火锅店又开始红红火火地热闹了起来。三五好友围坐在暖意融融的火锅前,一起享受美味佳肴,实在是一件快意事。可记者从中山医院获悉,该院近一段时期接诊的因食用火锅不当而导致痛风、消化系统疾病和口腔疾病的患者暴增。该院医学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醒市民,吃火锅要适度,食用不当容易导致“火锅病”,尤其是痛风、消化系统疾病和口腔疾病史的患者更要注意。

  好吃海鲜和动物内脏 痛风者近期明显增多

  “近一时期门诊中痛风患者明显增加,询问病史发现,其中很多患者是大量吃火锅后发病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周丽华主任医师说,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是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增高导致的一种疾病,体内过多的尿酸会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肾脏等脏器组织,会引起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病症。痛风早期常表现为脚趾、足弓、踝等关节部位肿痛,尤以夜间明显,若病情得不到控制,会进一步引起关节变形,直至损害肾功能,引起肾衰竭。

  食物中的嘌呤是人体尿酸的主要来源,海鲜、动物内脏、肉类、蘑菇类、啤酒、粮食酿制的白酒等食物嘌呤含量高,这些食物摄入过多是导致痛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些食物恰是闽南人吃火锅时的“最爱”,海鲜,羊肉、牛肚、鱼丸、虾丸、鲜虾等一晚上涮上几盘很平常,结果导致夜间痛风发作。

  还有不少人喜欢喝火锅汤,认为这种汤涮过肉、菜等多种食物,营养丰富。周丽华医生说,其实这种观点很错误。火锅汤经过长时间熬煮,不仅溶解了食物中的大量嘌呤,还富含油脂,常喝这种汤很容易诱发或加重痛风、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对控制病情非常不利。

  周丽华医生指出,吃火锅次数别太勤,半个月吃一次是可以的,痛风、血脂异常、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每月别超过一次。吃火锅时应少吃海鲜、动物内脏和肉,多吃茼蒿、油菜、红薯、冬瓜、大白菜、萝卜等蔬菜,而豆制品、香菇、木耳等嘌呤含量也较高,痛风患者应少吃。

  吃热火锅配冷饮 易发急性胃肠炎胰腺炎

  “吃火锅不当也很容易诱发或加重消化系统疾病,中山医院门诊、病房病人剧增,有一部分患者就是吃火锅吃出来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立刚博士说,冬季寒凉刺激会影响人体消化功能,消化系统疾病在这个季节本来就容易发生,而吃火锅时很随意,人们想吃啥就涮啥,进食时间也较长,食物总量因此难以控制,高脂肪、高热量肉食和蛋白质等摄入过多,使胃肠负担增加,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分泌,腺体得不到正常休息,就更容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进而导致打嗝、返酸、饱胀等胃部不适合腹痛、腹泻等腹部不适,甚至还会造成急性胰腺炎,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陈立刚医生说,很多人喜欢在吃火锅时喝凉啤酒或冷饮,认为这样吃才爽快。可这一冷一热会严重刺激胃肠黏膜,影响消化功能,一样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急性胃肠炎。

  陈立刚医生指出 吃火锅时间别太长,注意控制进食量,同时保证荤素搭配,不喝冷饮,喝啤酒最好是常温啤酒且不超过1杯,饮酒别过量,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更要注意。

  过高温度进食,损伤口腔食管胃黏膜

  不少人爱吃火锅就是图个热乎,热腾腾的美味从锅中一夹起来就送进嘴里,烫得舌头发麻额头发汗大呼过瘾,且美其名曰“一热当三鲜”。事实上,这对于口腔、食管和胃黏膜非常不利。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忠主任医师表示,口腔、食管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温度,食物太烫就会损伤黏膜,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可超过100℃,取出即吃的话,很容易烫伤口腔、舌部、食管和胃黏膜。一些本来就有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口腔疾病的患者吃了火锅后很可能会加重病情,尤其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藓等癌前病变者,火锅的高温和辛辣调料的刺激更是对控制病情不利。过烫进食还会增加食管肿瘤发生的危险。所以,吃火锅千万不能心急,“宁舍三鲜,莫吃太烫”。

  张忠医生指出,吃火锅时准备一个空碟,将已涮熟的食物提前盛入空碟中,待其温度适宜后再食用,有口腔疾病者还应避免食用辛辣火锅。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29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