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世界预防溺水日 | 厦门这9个点位易溺水 下水需谨慎

2025-07-26 11:09:42厦门网佚名查看次数:6

  工作人员在海边巡逻,进行劝导、救助。市公安局提供

  海岸边的警示牌。记者 张海昌 摄

  吉红海上救援队队员海边巡逻。记者 张海昌 摄

  许建成接受采访 黄翰 摄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吕嘉捷 张海昌)今天是第五个“世界预防溺水日”。夏日高温,海边、溪流等水域成为市民游客消暑纳凉的热门选择。随着游泳、嬉水人数激增,溺水风险随之而来,特别是6月以来,全市涉水类紧急求助数量有所上升。警方提醒,安全无小事,防溺记心间。

  警方同时梳理我市易发生溺水事件的9个点位,提醒市民注意风险。

  案例警示

  两男子5分钟内先后落水 救援队员下海施救

  7月16日下午4点多,有市民报警称,两名男子在同安滨海西大道浪漫海岸线海域落水,急需救援。现场目击者说,两名男子落水位置相隔不远,落水时间前后相差不到5分钟。救援队员在系好安全绳后,下海救援。他们先将一名身体有残疾的男子拉到岸边,随后又将另一名男子营救上岸。

  7月2日凌晨5点,71岁的市民朱镜辉在五缘湾海边木栈道附近散步,发现有人漂浮在海面上。朱镜辉毅然跳海施救,拖着男子游向岸边,但因岸壁较高,无法上岸。禾山派出所民辅警和消防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在增援渔船的帮助下,众人合力将男子救上岸并送医。

  安全守护

  推动“五个一”建设 设置360个一键报警装置

  记者从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了解到,今年6月26日,2025年“守护生命”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为避免游客、市民被困礁石和溺水等安全事件的发生,市公安局发挥110社会联动工作机制优势,今年共吸纳了12支专业民间志愿救援队,守护版图逐步覆盖我市6个行政区的热门海岸线。截至7月20日,共组织志愿服务队伍52批384人次,出动船艇42船次、无人机6架次,共劝导游客避险1.02万余人次,成功救援40人。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一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王高雄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已梳理涉险公共区域隐患点位共627处,其中各水域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督促属地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推动落实“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一键报警装置”的“五个一”建设,在重点水域周边因地制宜设置隔离防护设施,组建巡逻队伍加强安全巡查对导。其中,全市一键报警装置已设置360个,求助者按下装置上的按钮就能触发报警信号,而信号直连属地消控室、警务室、指挥中心等,同时系统采用快速定位技术,自动发送报警点的精确位置,还能远程对讲进行应急处置等,大幅提升了包括涉水区域在内涉险公共区域的安全管理效率。

  风险提醒

  部分人工沙滩下方是淤泥 踩下去就陷到肚脐

  110联动救援队伍之一的厦门519救援队队长、厦门市救生协会会长陈其标告诉记者,暑期以来,海边、溪流等水域溺水情况高发,其中成年人占大多数。我市不少海域属于人工沙滩,表面是沙,实则下方是淤泥地,“一脚踩下去就陷到肚脐眼”,落差大容易发生危险。

  陈其标说,夏天到了,不少市民游客结伴到溪流等水域周边纳凉、烧烤等。部分溪流水质清澈、水流较缓,一眼就能看到水底。不少市民游客误以为水不深,于是就下水游玩,但水浅其实是视觉偏差,部分区域水深能达数米,加上水温低,突然入水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很容易发生溺水情况。

  下水要佩戴漂浮装备 可防溺水事件发生

  吉红海上救援队队长柯吉红提醒,涨退潮时不宜下水,下水要带漂浮装备(俗称跟屁虫)。跟屁虫是一个醒目的亮色气囊,在公开水域中,跟屁虫是游泳爱好者的必带装备。它使用方便,带子长短易控制,不易被缠住,颜色醒目,在水中可作为救生标志,提醒过往船只。当游泳者体力不支、抽筋、呛水时,可将跟屁虫压入水中,借助浮力稍作休息,调整情绪和呼吸,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民间力量

  厦门市游泳协会 为各游泳场馆输送专业人才

  我市民间力量也投入到自然水域救生工作中。2023年,全国第一家自然水域救生培训基地在厦门授牌,这离不开市游泳协会的推动。

  市游泳协会会长许建成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随着游泳进入中考,校园对游泳技能的普及需求增加,泳协一年开展多期培训,年约培训250名教练员,为各个游泳场馆输送专业人才。

  许建成介绍,厦门将防溺水宣教作为全市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抓手,市泳协拍摄的《未成年人防溺水 游泳池篇》视频,在2022年度福建省安全应急短视频大赛中获得最佳人气奖。

  协会会员还积极走进企业、社区、校园,宣讲防溺水相关知识,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同时,泳协还积极开展救生安全培训,涵盖泳池救生、自然水域救生等多个方面。

  吉红海上救援队 每天到6.5公里长海岸线巡逻

  在海沧,吉红海上救援队成为保障市民和游客安全的重要力量。队长柯吉红介绍,从7月开始,吉红海上救援队每天在6.5公里长的海岸线(从海沧大桥到嵩屿码头)巡逻,人多的地段是海角9号和嵩屿码头,重点派人巡逻。

  为了减少未成年人溺亡事故,救援队进入社区、学校宣讲防溺水知识,组织防溺水夏令营,让家长和孩子在海滩上实地探访,了解岸边海况和游泳隐患。今年已经开展300多场宣讲活动。

  多年来,救援队制作了20面危险警示牌,在重点地段放置。

  【链接】

  厦门易溺水点位一览

  厦大白城沙滩:海域暗礁多,易产生暗流和漩涡。

  椰风寨附近海域:部分河床较深,水流湍急,游客容易被海浪卷走。

  环鼓浪屿海域:经常会有游客因不熟悉潮汐规律,爬上礁石拍照游玩时被困,容易发生溺水情况。

  五缘湾沿线海域:沿线桥多,靠近桥墩处水流乱。湾内在退潮时容易产生漩涡。

  海沧海角九号海域:礁石小岛多,容易产生乱流导致溺水情况发生。

  同安浪漫海岸线:淤泥多,深浅不一容易陷进去。

  翔安下潭尾湿地附近海域:该海域附近有大桥,桥下水流比较急。水下情况复杂,下水可能会被划伤。

  马銮湾海域:该海域原有渔民养殖水产,渔网、绳索等易缠住游泳者。

  同安汀溪一带水域:该水域部分区域落差大,容易发生危险。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8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