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运动尤需护好骨关节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
冬季气温下降,不少老年人热衷于通过运动来热身,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中山医院老年科陈治卿主任医师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老年人要服老,运动不要超过生理极限。“老年人最好的运动是散步。跑步、登高等容易引起气喘吁吁的运动并不适合老年人,而乒乓球、网球等需要跑跳应对的运动,对老年人而言强度都过大了,容易损伤关节和韧带。”此外,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运动中要提防骨折。单纯补钙并不能很好地防治骨质疏松,只有药物与补钙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疗效。
老年人运动锻炼别“太拼”
老年人关节不好,要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因为关节需要关节液来供应营养,代谢废物。但是现在很多老年人喜欢选择爬山或者快步走等运动方式。从保护膝关节的角度来看,爬山、快步走和上下楼是不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特别是下山和下楼等从高处往低处走时,膝关节的负荷最高,是平时的4到6倍,此时膝关节总是处在交替屈膝负重的状态中,韧带松弛,关节很不稳定。
陈治卿医生建议,关节不好的老年人在运动时最好选择非负重锻炼,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对下肢关节都有好处,同时又不易损伤关节。另外,老年人运动时还要警惕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
只补钙并不能治骨质疏松
“骨头与其他组织一样,一直处于新陈代谢之中,旧骨里的钙不断释放入血循环及细胞外液中,肠道吸收的外源性钙和人体吸收的钙不断沉积在新骨中,由此旧骨不断破坏,新骨不断形成,维持着钙在体内新陈代谢的平衡。”陈治卿说。
谁在使旧骨不断破坏呢?是“破骨细胞”在起作用。谁在使新骨形成呢?是“成骨细胞”在起作用。陈治卿介绍,钙的代谢是这两种细胞起作用的结果。骨质疏松患者就是“破骨细胞”的作用超过了“成骨细胞”的作用,此时补钙,就像提供修补墙壁用的水泥,有一定作用,但是,提供水泥并不等于补墙,还要有泥水匠的操作。药物就充当了泥水匠的作用,可以干预上述两种细胞的“工作”。所以,只有药物与补钙相结合,才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
长期卧床不利于骨折愈合
老年人如果发生骨折,是否得卧床不动呢?陈治卿特别提醒,骨折或手术后患者需要适当活动,尤其是年老体弱的骨折患者。年老体弱患者因缺乏运动,会导致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如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血栓、泌尿系感染、结石、食欲下降、便秘等,从而影响后期的恢复。
适当活动能促使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血循环会变慢,血液在受损的血管内缓慢流动时易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较大,从血管壁脱落下来,随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可导致心、脑、肺等重要器官梗死。适当活动,可以使伤处周围血管壁的弹性增强,使血液循环通畅,预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