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55年陈福真有独特养生经:身体要健康只能靠自己
陈教授向记者展示他常随身携带的垃圾夹。
从医55年,76岁的陈福真在肝脏肿瘤手术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被称作“陈一刀”。除了“陈一刀”,他另有一个尊称叫“飞机专家”,因为他每周都从上海飞到厦门坐诊。工作之外,生活中的他是一个“环保卫士”,20多年来每天坚持随手捡垃圾。谈到饮食,他还是一个“养生达人”,他每天吃“国王的早餐,绅士的中餐,乞丐的晚餐”。
【责任】
24小时为病人开机,半夜也答疑解惑
陈福真教授被174医院的医生们称为“飞机专家”,因为他每周二从上海飞到厦门坐诊,周六又飞回上海。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纸上写着每一个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等。他说,医生不只是给病人做个手术就完了,还有后续的指导服务等,在病人恢复的几年时间里给予全面关注,并提醒病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检查,吃什么药。在174肝胆胰血液科的墙上还有他的电话,他的电话24小时开机,24小时为同事、病人服务。
他说,半夜来电话是经常的事,这都可以理解,有时候病人突然出现一些症状需要解答。记者采访时,一位病人在其他科室复查后,还来向他咨询病情,他很乐意解答。临走时,还拍拍病人的肩膀,安慰她放宽心。
【关怀】
使用“心情疗法”,让病人坦然面对病痛
从医55年,陈福真对待病人总是和蔼可亲,大家都很喜欢他。在他看来,肿瘤病人恢复的四个要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心情好;其次是要有良好的抵抗力;第三是营养好;第四是要有适当的运动;最后才是接受药物的治疗。患者心情忧郁时,他耐心地开导,时常给病人讲笑话。
他对病人的治疗常常使用“心情疗法”。他曾有一个病人患了胰头癌,并做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还有胃潴留,得插胃管。病人心情很不好,他建议病人的家属把实情告诉他,没想到病人知道实情后,心情反而舒朗了,第二天胃管拔除,胃潴留好了。
此外,他认为要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得有三个条件——病人的迫切性、家属的积极性、医生的主动性。病人的意志力也是很重要的。
对待自己,陈福真也是如此,他说,从医55年,对于任何一个医者来说都是一条漫长的路,从不懂到懂,再到成熟的专家,其中也会遇到很多郁闷、烦恼的事,这时就告诉自己“静心去做”,放松自己。
【养生】
饮食提倡“国王的早餐,绅士的中餐,乞丐的晚餐”
陈福真自己也有一套养生经。他说,身体要健康只能靠自己,要有分寸,吃饭要做到“国王的早餐,绅士的中餐,乞丐的晚餐”。陈福真的早餐是一勺中药粉、一勺蛋白粉和两勺麦片冲水,加上两小块巧克力。中药粉是由淮山、黄芪、红枣等八味中药研磨而成。他这样吃早餐已经有了三四个年头了。
由于工作原因,午餐只能吃医院食堂,三素一荤或三素两荤,不过吃的量不多。所谓“乞丐的晚餐”,是指他冬季通常食用的是赤豆粥,夏季则是一碗绿豆粥加少许水果。他周二从上海飞到厦门,当天晚上就煮一锅粥,可以吃上三四天。
他的作息很有规律,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早上6点起床,每天至少喝水1500-2000毫升。特别是早上起来,要先喝一大杯水。做完一台手术,他也要抽空喝些水。他会在微信上和大家分享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养生小秘诀。
【生活】
无论到哪里出差,都坚持随手捡垃圾
脱下白大褂,陈福真还是个热衷于环保的活泼老人。20年来,他坚持每天随手捡垃圾。从上海到厦门,不论他到哪个城市出差,他对捡垃圾都一视同仁。
虽然他一身正装,穿白衬衫、西裤,还打领带,但丝毫也不影响他捡垃圾的环保行动。尽管他已经是76岁的老人了,每天上下班他看到废纸、烟头、饮料瓶等,他还是会弯腰捡起来;看到有人乱丢烟头,他也上前劝阻;捡起的垃圾,他会扔进附近的垃圾桶,要是找不到垃圾桶,他就拿着垃圾到商店、写字楼找垃圾桶。厦门的朋友怕他累,特意送他三个专门用来捡垃圾的长夹子。
一开始亲人和朋友不理解他,后来慢慢地也开始支持他了。他的行动也影响着身边的人,烟民朋友不再乱丢烟头,还有一名护士也要和他一样做环保,陈福真送给了她一个夹子。
【本期专家】
陈福真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174医院)大外科首席专家、肝胆胰血管外科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