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月饼去哪了?营养师和美食达人们给出建议
●商家:过期月饼严格销毁,未用完馅料制成茶点
●消费者:搭配茶饮或花式改造成奶昔、甜点,创意再吃
夏商民兴超市文屏店内,散装月饼所剩无几。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中秋节各式月饼走俏,节后不少市民家中仍留有几盒“吃不完的月饼”。这些节日余味最终去了哪儿?记者走访发现,今年的节后月饼市场呈现出“卖得快、用得巧”新特点——线上线下销售稳定,老字号企业纷纷探索节后产品再利用,让月饼在节后延续“第二次生命”,营养师和美食达人们也给出建议。
商超、老字号:
节后月饼“不积压”
在厦门多家商超和便利店,节后月饼并未出现滞销景象。夏商民兴超市文屏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秋节后店内散装月饼所剩无几,盒装月饼全部卖光,“10月3日起全面促销,几天就清空了。”另一家大型商超负责人则表示,今年中秋期间月饼销量整体走高,不少门店通过科学预测与“买二送一”等灵活促销,实现了“零滞销、零过期”的完美收官。
在线上平台,记者看到有些月饼在节后推出八折促销,部分经典口味已售罄,显示正在补货,消费热度延续至节后。
厦门老字号品牌黄则和负责人黄世颖表示,今年企业在生产端采用“大数据预判+柔性生产”模式,根据往年销售数据和预售情况动态调整产量,使总体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节后一周内,我们实行三层处理机制——折价惠民、员工关怀、过期销毁,确保资源不浪费、食品安全不打折。”黄世颖介绍道。与此同时,企业还探索月饼馅料二次利用,将未用完的五仁、莲蓉等原料改良制成茶点,并开发月饼造型文创模具,让节日元素融入日常糕点生产中。
“我们是现做现卖,不存在大量库存。”汪记负责人何松武说,“过期产品会严格销毁,确保安全。”多家品牌负责人均表示,今年月饼销售表现优异,节后库存压力明显减轻。
营养师、美食达人:
月饼还能“花式再吃”
节后家中剩下的月饼,扔了可惜,多吃又腻。如何既健康又有创意地“再利用”?营养师和美食达人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厦门市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吴昭烨表示,月饼虽香,但属高糖高脂食品。“一块100克的月饼热量可达400至600大卡,相当于两碗米饭。”她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用不超过50克,老年人控制在30克以内,儿童则应切成小块分享食用,“无糖月饼并不等于‘可以随便吃’,它只是去掉蔗糖,但仍然含有大量油脂和碳水化合物。”
吴昭烨提醒,节后吃月饼最好搭配茶饮、蔬菜和蛋白质食物,平衡营养、减少负担。她推荐的搭配方式是:早餐吃——搭配无糖豆浆或牛奶,再配一份蔬菜,能量供给均衡;下午茶吃——搭配茶饮、低糖水果(柚子、梨、草莓),有助于解腻助消化;创意再造——可尝试月饼豆浆、月饼八宝粥、月饼沙拉酱等“再生吃法”。例如,将莲蓉馅与无糖酸奶混合,做成沙拉酱;把五仁月饼碎加入面糊煎成小饼;或将蛋黄月饼切丁与毛豆、玉米同炒,成为一道“月饼炒时蔬”。
茶馆主理人陈女士则建议:“吃月饼时可配普洱或铁观音,茶多酚能帮助分解油脂,去腻又提香。绿茶适合搭配莲蓉、豆沙等甜味月饼,乌龙茶则与咸蛋黄、五仁月饼更配。”
美食达人小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创意吃法——用冰皮月饼加酸奶打成奶昔;把月饼丁加入燕麦粥里增加香气;甚至用月饼馅料改良中式甜点。“关键是别浪费,让节日味道延续到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