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推动医用耗材团购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近日,宜春市第二批医用耗材竞价采购结果出炉,包括血液灌流器、一氧化氮检测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等14个品种公开竞价。今年以来,该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非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量采竞价、阳光惠民”制度改革,变分散采购为集中团购,由医保部门牵头直面生产企业进行竞价谈判,通过最大限度压减中间销售环节,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改革实施后,预计全年可节约医保基金近5亿元、减轻群众就医负担1.2亿元,把改革红利惠及于民。
近年来,国家药品集采改革在破解“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在非集采领域,价格虚高、购销混乱等问题依然是减轻群众负担的“拦路虎”。针对这一顽疾,宜春市纪委监委紧盯医保基金管理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已立案252人,留置14人,形成了强有力震慑。在深挖彻查案件背后灰色利益链的同时,该市在全省首创非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量采竞价、阳光惠民”制度改革,并将其纳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全力推进。
为确保改革落地,宜春市273家医疗机构组建“采购联盟”,通过全面摸底历史用量与实际需求,将原本零星采购转化为“以量换价”的集中团购。在竞价谈判环节,由医保部门会同卫健、市场监管及行业专家组成谈判主体,实行采购目录、数据摸底、专家评审、竞价规则和监督管理“五个统一”。
在阳光竞价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目录遴选、专家抽取、现场开标等核心环节,督促医保部门实施全程嵌入式监督。同时,还建立起专家推荐“双签字”、社会力量共同监督、参与企业“诚信档案”“红黑名单”等全链条监督机制,确保采购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 (全媒体首席记者朱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