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吃下半斤山楂胃里长出“石头” 原是山楂与肉同食所致

2014-02-18 17:13:16厦门晚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1106

周东生主任(中)正在为科室里的医生们传授经验。


   吃山楂竟然会使胃里长出“小石头”,当半信半疑的患者从胃镜里看到那些“小石头”后,不得不佩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民分院消化内科新来的主治医师周东生的“火眼金睛”。在周东生的“坐镇”下,该科室治愈了多位胃病患者。他信奉的观点是:“只要用爱心和细心行医,‘疑难杂症’都能治好。”


   1
   山楂吃太多引起“胃石症”


   宋先生爱吃山楂,前几天,他一个人便吃了半斤多,而在这之前,他还吃了不少猪肉。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突然出现了上腹部剧烈胀痛、呕吐。痛苦难当的他在家人的陪伴下,立即赶到同民分院消化内科找周东生主任就诊。
   在对宋先生的观察和询问后,周东生主任判断,宋先生可能是吃了过多山楂引起了“胃石症”,要治好须进行胃镜取石及检查。对此,宋先生及家人都有点将信将疑。在胃镜检查中,宋先生胃里果然发现许多“小石头”,胃角还形成一些2-3厘米大小的溃疡,宋先生等人都非常惊讶。
   对此,周东生解释说,山楂里的鞣酸与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鞣酸蛋白,进而形成“小石头”,即胃石,胃石又容易导致胃溃疡。他建议,山楂、柿子或黑枣最好不要与肉类食物一起吃,这样容易形成胃石,如果两种食物一起食用后出现上腹部疼痛、返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后来,在周东生的悉心治疗下,3天后宋先生便康复出院了。事后,他给周东生送来了一封“华佗再世,妙手回春”的感谢信。

  2
   免疫系统“故障”也会胃痛


   与宋先生一样,为周东生写来感谢信的还有市民张先生。两年来,他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均被当做常见的胃病进行处置。每次吃完医生开的药病情缓解都较慢,一段时间后仍然反复发作,这严重影响了张先生的生活和工作。半年前,张先生慕名找周东生主任就诊。
   问完病史及查阅相关资料后,周东生推测,这不是常见的胃肠炎,而是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引起的。于是,他让张先生进行抽血化验和胃镜检查。检查后,果然发现张先生患的是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
   据介绍,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只有激素治疗才能使病情得到缓解。张先生在口服激素一周后,腹痛症状就消失了,半年来没有再发作。


   3
   “追本溯源”   帮患者治愈顽疾


   林小姐经常腹胀、腹痛,多年来辗转了多家医院,却一直得不到根治。在其心灰意冷之际,去年年底,好友建议她到同民分院找周东生诊治。诊断后周东生判断,林小姐的腹胀、腹痛是由胃炎引起的,而胃炎则可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
   周东生让林小姐做了C14呼气试验检测,林小姐照做了,她对着检测仪吹了一口气,结果检测仪果然显示携带幽门螺旋杆菌。因此,周主任给予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不久后林小姐腹胀腹痛症状消失了。
   “之前,林小姐进行了各种治疗都不见好,主要是没有找对病因,未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周东生主任说,“看病,最重要的是找出病因。同样的病,病因不同,治疗的手段也就不一样了。”


   【医生名片】

   周东生,主任医师,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民分院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之前在黑龙江省立医院从事消化内科工作20余年,是黑龙江省立医院的消化科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之一,也是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委员,具有较深的消化内科专业临床造诣,擅长专科内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诊治及内镜下的各种手术。2013年5月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同民分院,担任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

已有1条评论,共有1人参与
最新评论
  • 哈尔[福建省厦门市-电信]
    http://video.hxmyw.net/none-0-1146-3-0.html这就是周主任的视频吧,看了下还是挺不错的。
    2014-02-19 09:34:49
    支持(0)  反对(0)
0.80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