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在这里住院有家的温暖
医务人员集思广益定期编印精美的健康教育画册。
为了引导患者多运动,病房里还配备了跑步机。
林明珠主任带队查房。
林女士是一位甲亢患者,当她第一次住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治疗时,一度怀疑走错了地方——这里房间整洁、走廊通透,微波炉、跑步机等设施一应俱全,置身其中,耳畔流淌着轻柔的音乐,身边的人们轻声细语、面带微笑。“在这儿,我紧绷的神经顿时放松下来,以前心情烦躁老是失眠,住院了反倒内心平静,天天都可以睡个好觉。”
和林女士有同样感受的病人还有很多。他们说,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总能让病人有回到家里的感觉,一切显得那么亲切、温馨,整个人心情舒畅,病也好得快些。
今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积极响应市卫生局的号召,深入开展“做有人情味的医者,促进两个满意”主题活动。内分泌糖尿病科进一步深化医学人文建设,病人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正如一位护士所说,“科室就像我们的大家庭,在对待病人时,我们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更多亲情的元素。”
贴心周到服务
病人像回到家一样温暖
王女士是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的“常客”。每次住进来,医生、护士就会详细告知她目前的病情、接下来的治疗方案,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并主动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王女士说,“病人住院治病,心情一般都不会太好,但看到病房干净整洁,医护人员常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和病人没有距离感,我的情绪也就平复下来,没了住院的恐惧感,反而像回到家一样温暖,即使肚子里有火都发不出来。”
王女士所说的“家一样的温暖”,体现在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当中。早上查房,李学军主任一进门就关切地询问“你昨天晚上睡得好吗?”“有没有比昨天感觉好一点?”面对病人提出的疑问,医生们总是仔细解答,哪怕是反复问同样的问题,也能不厌其烦地答复;做检查时,护士都会耐心地交代她怎么走,如果路线比较复杂,护士还会陪同前往;当她行动不方便时,护士会帮她买饭、打开水、叠被子整理床铺;晚上休息时,护士会笑眯眯地进来提醒大家“该休息了”,在“温柔攻势”下,病人不好意思拒绝,都乖乖关灯睡觉;夜里,护士还会进病房巡查好几次,发现病人有什么需求就及时帮忙处理。
内分泌糖尿病科的住院环境和设施也让王女士有回到家的感觉。病区有微波炉,可以加热家人带来的食物;这里还设置了便民箱,里面有针线、指甲刀、老花镜、一次性纸杯等日用品,可供病人免费使用;病区还为低血糖患者准备了糖果等食物,十分贴心;这里还时常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让病人的身心得到抚慰、滋养。王女士说,让她没想到的是,病区里连跑步机都有,医生护士经常提醒住院患者要多运动;临出院时,医护人员也会详细叮嘱,平时饮食要注意什么,哪些东西要少吃,怎样运动才科学等等,非常体贴周到。
脚底溃烂恶臭
护士精心护理感动患者
有些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有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来住院时脚底溃烂,趾甲盖又黑又厚,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股恶臭,张曼菁护士负责为他换药。她面不改色,平静地蹲下身、弯下腰,摸摸患者伤口周围的皮肤,一丝不苟地剪掉烂掉的组织。糖尿病患者下肢血流不畅,伤口不易愈合,如果处理伤口稍有不慎,容易扩大创面、加重感染,伤口一直溃烂下去,严重的甚至要截肢。张曼菁认真地处理伤口,耗时1个多小时,操作时务求精细。这位患者说:“起初我以为要被截肢了,因为伤口烂得实在太厉害了,又脏又臭,家里人都不愿意理我。当护士弯腰摸我足背仔细查看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
还有一位罹患糖尿病多年的患者,唯一的女儿出嫁了,家里没有其他亲人,每次发生酮症酸中毒被送进来,身上都脏兮兮的,一日三餐也没人管,精神还有些异常。护士总是帮她从头到脚洗得干干净净,一口一口给她喂饭。有时候患者三更半夜被送进来,夜里连上几趟厕所,都是护士帮她提裤子、擦洗。有时她情绪烦躁屡屡拔掉针头,血染脏床单,护士马上进行护理,并及时更换床单。同病房的患者见了很感慨,称赞说“你们的护士太尽责了!”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患者往往要遭受身心双重折磨,治疗起来也棘手。为了进一步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内分泌糖尿病科把健康教育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全科医护人员集思广益,结合患者特点制作了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宣教手册,并定期举办相关科普讲座。为帮助患者记住自己的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方便患者咨询诊疗及疾病防治知识,科室在醒目的位置制作了照片墙,并要求每一位护士认真对待患者的咨询,做到首问负责。
传递正能量
诊疗护理融入更多亲情元素
“病人最看重的是你是否发自内心地关心帮助他。”内分泌糖尿病科郑旋玲护士长说,人文关怀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也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渗透在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当中——进病房之前轻轻敲门,微笑着说声“你好”;轻轻拍一下病人的肩膀,摸一下病人的额头,病人瞬间就会融化;诊治护理工作之余,和患者聊聊天,做做心理疏导,给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帮他们“灭灭火”……
郑旋玲注意到病人出院时经常要等电梯,她跟科室的护士们说,“我们一直在说‘视病人如亲人’,如果这是我们的亲人朋友,我们肯定会帮他摁一下电梯,这是基本的待客之道啊。”刚开始,大家都说自己工作挺忙的,顾不过来。郑旋玲带头示范,时间久了,越来越多的护士自觉自愿地参与进来。一个小小的动作,换来的是病人和家属们满满地感动,“您太客气了!”护患之间的距离瞬间又拉近了不少。
郑旋玲说,对于人文关怀,科室里的医护人员各有“奇招”。有一位护士是1岁多小孩的母亲,每次她提醒病人早点睡觉就像对待小孩似的,又像嗔怪又像教训。起初郑旋玲觉得她语气不够柔和有点不妥,但病人们纷纷反映,“我觉得自己像小孩一样被哄着,心里挺舒服的。”郑旋玲笑着说,“看来,人文关怀也并非千篇一律,能让患者满意才是最重要的。”
“让病人满意”一直是内分泌糖尿病科追求的目标。有些病人是老病号,出院时干脆把日常用品寄放在病区,让护士帮忙看管,以便下次住进来方便一点。对于这些要求,科室也尽量想办法满足。
医生护士关心帮助患者,患者也信赖感激医护人员。陈女士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来自农村,家庭比较贫困,林明珠主任医师自掏腰包帮她买药、做检查,陈女士很感激,不知道如何报答。林医生安慰她说,“不用急,等你家的杨梅有收成了,再还我钱也不迟嘛。”过了1年,陈女士卖了杨梅有了收入,专程到科室来还钱。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人文关怀,医患之间的信任越发牢固。
“医院给了我们很好的发展平台,我们这个团队就像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大家开心地工作,也在工作中融入更多亲情的元素,把关爱传递给患者,感染患者。”郑旋玲说,“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更好地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