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麻醉方式你了解多少
根据病人情况来选择哪种麻醉方式
原则是能用简单不用复杂
唐阿伯已经80岁了,有心脏病和高血压,体重超过160斤,他需做阑尾炎切除手术,要求全麻下进行。但是考虑到全麻药物对心肺功能的抑制作用,医生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而是给他选择了硬膜外麻醉。
陈阿姨要做乳腺癌保乳手术,虽然是局部手术,理论上可以在局麻下进行。她本人从节省费用的角度出发,也想着要做局部麻醉。但是因为保乳术患者等待的时间非常长,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压力,在医生的劝说下,陈阿姨终于同意施行全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杨涛说,麻醉医生给病人选择麻醉方式有个原则,那就是能够用简单的,就不需要用复杂的。如磕破了头,裂了个大口子,医生要缝合伤口,可就算要缝上十来针,也只需局部使用麻醉药物进行表面皮肤的浸润即可,无需用到全麻。
医生必须根据病人病情及手术性质来考虑麻醉方式。杨涛解释说,即使是同一种病,同一种手术方式,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和年轻人要使用的麻醉都很可能不同。如甲状腺手术,完全可以在局麻下进行,对手术部位进行神经丛阻滞便可,但有时考虑到病人需要保持同一姿势2—3小时,有的还不愿听见刀切开皮肤的声音,那么在病人的要求下,可以使用全麻。孩子的包皮切除手术,也是在局麻下便可以完成的,但是如果孩子哭闹不止,不愿配合手术,那么有时医生最后也会采取静脉全麻的方式。
目前各大医院实施的麻醉方式主要为全麻和局麻两种
全麻并不比局麻危险
果果要做疝气手术了,医生说要给孩子做全麻术,果果妈妈不同意,认为全麻会伤脑子,做了全麻孩子会变笨。真是这样吗?很多人都觉得全麻比局麻更危险,不太愿意做全麻。杨涛教授称,目前各大医院实施的麻醉方式主要分为全麻和局麻两种。全麻又分为气管内插管和静脉麻醉两种方式。局麻里又分为椎管内麻醉、神经丛阻滞和局部浸润几种方式。但不管是全麻还是局麻,都已经在临床应用多年,只要在熟练和负责任的医生操作下,临床发生意外的机会很小。
麻醉是否有风险,这是病人最关心的问题了,经常有病人问,全麻会不会很危险,会不会睡着了就醒不过来?小朋友用了全麻脑子会不会变笨?局麻是不是比全麻更安全。对此,杨涛副教授解释说,每种麻醉的风险都是均等的,麻醉医生行内有一句话“手术有大小,麻醉无大小”。每种麻醉方式都有出现并发症和意外的可能,因此每一次麻醉都需要麻醉医师认真对待。
但是无论是全麻还是局麻,都已经在临床应用多年,是非常成熟的麻醉方式。至于全麻会不会让小朋友变笨,他认为这是家长们的误解,因为麻醉药物过后,由于尚处在恢复期,有的儿童可能表现得比往常迟钝,家长就认为是麻醉过后孩子会变笨。事实上只要孩子顺利康复,家长会看到他们会和往常一样活蹦乱跳。而且对孩子进行的气体麻醉药,还有专为儿童设计的带水果香味的七氟烷,没有气道刺激性,代谢非常快,施行麻醉的过程,孩子的配合度会比较高。
名词解释
麻醉有哪几种?
麻醉,原义指的是感觉和知觉的丧失。临床麻醉可以简单地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是应用全麻药品使大脑神经系统得到抑制失去意识,患者术中感觉不到疼痛,认知能力丧失,是一种暂时性的可逆无意识状态,它的特点是患者意识消失,周身无疼痛感觉。也就是老百姓理解的“睡着了”的麻醉方式。
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脊膜外隙阻滞,指的是将局麻药分别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隙和硬脊膜外隙产生麻醉效果的方式,这就是老百姓平时理解的“半身麻醉”。
局部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丛、神经干或者周围神经末梢产生麻醉效果的方式,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区域阻滞和周围神经阻滞。其中的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就是老百姓日常最容易接触到的“打一针就好了”的麻醉方式。
术前禁食必须严格遵守
很多人都不了解,为什么手术前不能吃东西。特别是年纪小的孩子不耐饿,常有家长违反医嘱,偷偷给孩子喂食。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手术前成年人要求8小时禁食禁饮,儿童要求6小时禁食,4个小时禁饮。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因为人在清醒状态时,如果吃东西呛到气管里会剧烈咳嗽,把气管里的异物咳出来,。但是在麻醉的状态下,人的这种保护性反射会降低或者完全消失,一旦胃内容物返流,涌入气道,如果是大量的、迅速的返流可能会引起窒息,最严重可能导致死亡,少量的也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
因此,在麻醉前吃东西或者喝水,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除非是救命的急诊手术,如车祸的肝破裂、刀刺伤等必须马上抢救的手术,否则都必须严格执行禁食禁饮的要求。饱胃病人的麻醉风险和难度都会成倍的增加,病人切勿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