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查看内容

感冒时输液好得快?未必

2012-12-08 10:59:46海西晨报admin查看次数:1189

  晨报讯   据《生命时报》报道,近期天气多变,感冒的人明显增多。想要好得快,一般人都采用静脉滴注的办法,认为输两瓶水就好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输液最大的好处就是“好得快”,甚至一些医生也会作出这样的解释。专家认为,感冒发烧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一般不需要输液,吃点解热、镇痛、退烧的药,配合补充维生素C就行了。如果病情厉害,才需要输液,但不一定非要用抗生素。

  专家说,任何感冒病情都有它的周期,快的3天—4天,慢的一星期,不论你采取什么措施治疗,都不会马上就好,其实你不输液也能达到相应的效果,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不治疗一周也能自愈

  静脉滴注好得快,其原因是:药液直接输入到血管内,随着血液循环,直接被人体吸收,让人感觉好得快。其实那只是表面现象,静脉输液不会缩短病程。

  用静脉滴注治疗感冒,不仅费用贵,而且存在很大的风险。从医学上来讲,在药物治疗中,不同的药品都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当人们使用口服的药片、胶囊的时候,药物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这个过程相对比较缓慢,造成的不良反应也相对较轻。一些可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掉了。然而,静脉滴注是侵入性、有创伤性的,药物能够通过针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又快又猛”地造成发烧、皮炎、皮疹等不良反应。有数据显示,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有8成以上属静脉输液引起的。

  另外,输液器具在生产和储藏过程中如果受到污染,或者输液部位的皮肤没有经过完全消毒,或者配药的时候操作不规范,输液的过程也会成为一道桥梁,让病毒、病菌能够轻松进入人体。 

  所以,记者提醒患者,感冒发烧慎重输液,珍惜健康,从自己做起。

  [温馨提醒]

  空腹输液害处多

  晨报讯  据《生命日报》报道,进行静脉输液时,有些人着急,就自己偷偷将速度调快一些,还有人饿着肚子输液,这其实都有一定风险。

  输液时,护士会根据情况,定好输液的速度,患者不可自行调节。第一,这和液体性质有关。例如甘露醇需快速滴入,才能起到脱水作用;氯化钾则需缓慢滴入,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如过快,可引起心跳过慢甚至心脏停搏;第二与年龄又关。老年患者输液速度过快,易诱发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输液时最好不要空腹。因为药物进入静脉血管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胃肠毛细血管,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液分泌增多,若无食物中和,会引起泛酸、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就餐后输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这些症状。

  输完后,患者可用另一只手的大鱼际轻压针眼处3分钟—5分钟,不要揉,以防针眼处皮下淤血。凝血功能较差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至10分钟。半个小时之内不要用热水洗手,不在同侧测血压和手提重物。如果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之后可用热毛巾湿敷。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0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