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五大行去年日赚18亿 主要靠利息和手续费
昨日发布会后,工行行长杨凯生受访。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 吴敏 实习生楼赛玲)随着昨晚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年报出炉,五大大型国有商业银行2011年的成绩单悉数亮相。2011年,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五大银行的净利润总额达到6808.49亿元,相当于日赚18.65亿元,继续引领中国上市公司最赚钱的行业。
五大行净利占全行业65%
去年,五大行均保持了18%以上的净利润增幅,其中交行的增幅高达29.95%,而表现最为逊色的中国银行其净利润同比增幅为18.81%,是唯一一家低于20%的国有大行。
以净利润规模而言,工行继续保持领头羊位置,去年净利润达2084亿元,这是工商银行净利润首次突破2000亿元,如无悬念也将成为A股上市公司最赚钱的银行。
从盈利能力看,五大行2011年总计盈利6808.49亿元,2011年整个商业银行净利润为10412亿元,五大行占比达到65.39%。
对于2011年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几乎所有银行都归因于两大因素,一是由于央行加息导致的利差收入增加,二是手续费收入大幅增长。
由于我国实行一定的存贷款利率管制政策,因此银行利差相当于是“政策红利”,也被戏称为是“靠天吃饭”。
赚钱主要靠利息和手续费
目前关于银行收费备受诟病,从年报看,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增速甚至高过业绩增速。2011年五大行的手续费收入同比增幅均超过30%,增幅最大的是农行,2011年其手续费收入增幅为49.04%。
年报显示,手续费收入主要包括代理业务手续费、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银行卡手续费、结算与清算手续费、外汇买卖价差收入、顾问和咨询费、托管和其他受托业务佣金。
相关
深发展净赚百亿不分红
五大行之外的数家银行净利同比增幅三到六成
本报讯 (记者李媚玲)与国有五大行相比,其余数家上市银行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去年的盈利能力并不逊色,净利润同比增幅三到六成。
深发展利润增幅最快
3月9日,深发展A交出了上市银行2011年首份业绩单,净利润首超100亿元,由于收购平安银行,深发展A2011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4.55%,是已公布年报中增速最快的上市银行。业绩暴增的深发展并无分红预案,这也是深发展连续3年不分红。
利润增幅紧随其后的是民生银行,净利润279.20亿元,同比增幅达58.81%。另外,招商银行2011年净利润361.29亿元,同比增幅40%,兴业银行净利润255.05亿元,同比增幅37.71%;浦发银行净利润272.86亿元,同比增幅42%;根据光大银行快报,2011年净利241.27亿元,同比增幅42.08%。
利息收入是“重头戏”
从年报中可以看出,银行业存贷款稳定增长以及息差的扩大,是银行业盈利空间进一步提升的主因,利息收入依然是各家银行利润的“重头戏”。浦发银行2011年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90.46%,是已披露年报的银行中占比较高的一家;民生银行2011年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8.7%。
浦发银行、深发展、兴业银行等去年四季度均出现了不良贷款、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余额季度环比上升,截至2011年末,尽管浦发、兴业、民生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大多实现了单降或双降,但季度环比的数据不容乐观:2011年四季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四季度较前一季度多增6.5个亿,环比增长13%,增速高于股份制银行6%的平均水平。
分析
“息差和信贷规模致高盈利”
专家认为,银行业高盈利原因之一是行政壁垒
在经济整体不景气情况下,中国银行业实现利润高增长,这让该行业受到“榨取实体经济收益获暴利”的质疑。对此,农行、建行多位高管进行了反驳,建行副行长庞秀生表示,建行去年每天利润4.6亿元反映的是企业规模大小,和利润薄厚无关。
两大因素致行业高利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在一个资本自由流动的经济体内,行业利润率最终会向社会平均利润率收敛。而一个行业的利润率较长时间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存在资本流动的障碍,或是技术壁垒,或是行政壁垒。我国银行业存在较高的行政壁垒,体现为管理层面的机构审批、准入门槛。其二,价格管制,且管制定价偏高。我国银行还没有获得直接的定价权,但央行管制利率为银行保留了足够的保护利差。
郭田勇说,息差和信贷规模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银行业的高盈利。我国的净息差水平虽不是世界最高,但确实不低。更主要是银行信贷在我国的资金配置中占主导地位,银行的收入是息差乘以信贷投放的规模。
利率市场化会形成相对垄断
理论上看,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利差收窄,并导致利润减少。郭田勇担心,由于我国银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实现利率市场化后形成相对垄断,再加上我国资金需求刚性较强,导致银行贷款利率不降反升。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常龄认为,银行利润涨幅已至高位,受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银行业绩将放缓,相关问题会有所缓解。
本报记者 李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