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医托现象愈演愈烈 单个部门打击难度大

2010-12-11 11:34:44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010

福州新闻网讯本月27号,本报报道了在福清务工的周女士看病遇医托,最终花高价买回原本十分普通的中药。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医院,发现医托的存在并非个别现象。多家医院保卫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福州“医托”数量不断增加,呈现出规模化、集团化的特点。本报记者随后就如何打击“医托”走访了卫生、公安、物价等部门。

医托现象愈演愈烈

“福州这几年医托现象愈演愈烈,并呈现出‘集团化’的趋势。”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保卫科科长林小碧说,大医院的门诊附近一般都有约20名医托,其中女性医托数量略多于男性。虽然医院在门诊大楼的醒目位置张贴了“防范医托”的警示,但还是不断有患者上当受骗。

林小碧说,医托非常猖狂,有些医托甚至会对干预其行为的医务人员和保安进行人身威胁。此外,医托流动性强的特点,也加大了对其识别和打击的难度。“现在不少医托已经开始‘轮岗’,在不同医院之间定期调换蹲守地点。”

医托为何屡打不绝,且成行成市?据知情人士称,医托行业的暴利是不少人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依照目前的行情,医托每介绍一名患者给诊所,所获提成一般为被骗患者医药费的30%~40%,而患者被骗的医药费一般都有上千元。巨大的利益诱惑,让不少人抛弃道德良知,干起了坑蒙拐骗的勾当。

“医托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与医疗资源紧张及分布不均衡有关。”曾于今年4月向省政府提议加大力度打击医托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院长施作霖说。

施作霖说,当前医托欺骗的对象以农村患者为主,这些患者远道赶到福州,主要是冲着福州优质的医疗资源。福州几家较大医院的门诊基本上每天都人满为患,部分患者甚至要等上几天才能挂上专家门诊。这对外地患者来说,无疑增加了治疗成本。那些声称能够帮患者联系专家的医托,很容易得到患者的信任;加上医托在行骗过程中,并未对患者直接提出经济诉求,也加大了患者识别医托的难度。

单个部门打击医托有难度

医托牟利的过程涉及卫生、物价、公安等部门,记者采访后得知,靠单个部门的力量,打击医托存在困难。

晋安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黄萍表示,卫生局作为监管部门,只能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管理。医疗机构雇请医托,他们很难监管到位。“最主要的问题是取证困难。有时卫生局已经立案调查了,但证据不足,最后不了了之。”

雇请医托的诊所通常都会开出高价药方,物价部门难道也管不了吗?晋安区物价局办公室主任柯清龙说,通常情况下,雇请医托的诊所开出的药方多以中药为主。对于普通患者来说,识别中药本身就存在一定难度,更不要说掌握中药的价格。而且,这些无良诊所开出的药品多是政府部门定价药品目录之外的药品。按照目前的政策,国家定价药品目录之外的药品,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定价。只要这些诊所能够出示药品生产厂家所在地省级物价部门的批文,天价药品便合理合法,物价部门也没办法。

公安机关在打击医托方面,碰到了什么难题呢?上海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公安机关只有在患者报警的情况下才会出警调查。一般情况下,受害人受骗后很难找到医托。即使碰巧找到了,只要医托不承认,也难以定罪,因为受骗者没有医托行骗的“旁证”。此外,医托骗钱的数量不会很大,够不上诈骗,很多时候只能按民事纠纷处理,处理力度不够大。

医托并非无“法”可治

那么医托是否真的就无“法”可治了呢?福州中天成律师事务所陈景名律师认为,医托的行为,轻则违法,重则构成犯罪。

陈律师认为,如果雇请医托的医生无执业资格,就能涉嫌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行医罪。那么,为其服务的医托作为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就构成法律上的“共犯”。医托的违法行为属于诈骗,轻则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要被罚款或拘留;重则触犯刑法,构成诈骗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1998年,卫生部、公安部曾联合颁发《关于清理整顿非法医疗机构严厉打击“医托”违法行为活动的通知》,明确认定医托违法,行骗者将受到处罚。根据规定,对查获的医托,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

2010年9月29日,福建省卫生厅下发了《福建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办法》,医疗机构雇用“医托”,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等9种行为将被扣10分,不良执业行为给患者造成伤害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将加倍扣分。一年累计扣分15分~30分,将暂缓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暂缓校验期内,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扣分累计超过10分,将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施作霖院长认为,打击医托仅靠一个部门难以解决,需要卫生、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联动,成立专门的整治小组。若要根治医托问题,仅打击医托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大对那些雇请医托的诊疗机构的整治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断绝其雇请医托的念头。“只要相关部门把打击医托作为工作重心,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成效。”对患者来说,改变就医观念也很重要。一般医院就能治好的病,不必非到大医院看。同时,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避免‘病急乱投医’,提高对医托的警惕性,也能降低上当受骗的风险。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2.15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