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访台,岛内再掀“篮球火”
棒球是台湾的“第一运动”,但近些年来,篮球在台湾年轻族群中的地位正不断上升,其赛事的火热度开始不亚于棒球,且发展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篮球文化。7月21日,台裔美籍篮球员林书豪签约NBA(美国职业篮球赛)的金州勇士队,成为第一位打入NBA的台裔队员,令台湾人引以为豪。而从26日起,大陆篮球巨星姚明造访台湾,让本来就不冷的台湾篮球再掀“热潮”。
名嘴:希望建“姚明体育馆”
曾经与姚明见面多次的台湾资深体育名嘴傅达仁,评价姚明的这一次台湾行,他说“到了台湾,姚明首先是坐高铁到了台湾南部,去探望小朋友,这让所有媒体都大加赞扬”。在傅达仁看来,姚明此举一下子将大陆同胞的爱和温暖,都带到台湾。
傅达仁介绍了一个细节,“高”人一截的姚明,并没有搭乘特等车厢,而是搭乘普通车厢,所以姚明的腿不得不伸到了走道里。这样的画面,通过媒体播出来,很是令人感动。姚明到台湾,首先是慈善,然后才是“秀”篮球,这样榜样的力量,影响深远!
傅达仁透露,这一次姚明在台湾,他将争取当面给姚明提几个建议。其中,傅达仁希望姚明可以考虑转型做教练,尤其现在他又是上海队的老板,更应该将他自己在NBA中学会的东西,带回大陆,带到台湾。
傅达仁进一步指出,姚明可以发挥其在台湾的影响力,在台北建一个专业的篮球馆,就叫做“姚明体育馆”。傅达仁介绍,目前台北并没有专门的篮球馆,要到台北县才有。这让职业篮球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若姚明能在岛内发起建这样一个体育馆,供篮球专用,相信会有很多商界人士呼应。
现状:假日岛内“一筐难求”
傅达仁介绍,25年前,台湾刚刚引进NBA转播,一场转播费用才500美金,而现在起码得50万元新台币,大家还是照转不误,有市场,当然有人做!“这就是形成风气了!”
据称,台湾拥有华人圈最长的职业篮球联赛历史,有最多的街头篮球场,有最不可思议的 “午夜斗牛”文化。球员大多是在高中打下了技术基础,在大学培养了篮球理念。每年夏天,是台湾街头篮球的发烧季节,三对三篮球“斗牛”,公园、学校、小区、公立篮球场,人满为患,周六、周日甚至一筐难求。只有七支球队的SBL(台湾超级篮球联赛)具有很高观赏性,被广大台湾年轻人拥戴。
特色:不少艺人也“疯篮球”
在台湾篮球发展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娱乐化趋势,娱乐圈大小明星涉入篮球的也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有艺人玩起 “篮球经济”,叫好又卖座,让人好生佩服。
周杰伦第一张个人专辑就收录了一首描绘三人街头篮球的歌曲《斗牛》,而随后为他量身定制的电影《大灌篮》,更是让他实现了成为灌篮高手的愿望。因为小时候家对面就是学校的篮球场,周杰伦从9岁左右就开始打篮球。据说,当时他为了认识拉拉队的漂亮女生,一心想进学校校队。出道十年,无论是拍MV还是拍广告,打篮球都成了“周董”耍帅的招牌,暂不论球技优劣,在一旁观看的美女歌迷们,都会为他的一举一动而惊声尖叫。
台湾娱乐圈另一个头牌人物——— 潘玮柏,更是被习惯性称为“潘帅”。嘻哈音乐、钻石耳钉、Freestyle的篮球技巧……潘玮柏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痴迷篮球的气息。虽身高不过一米七六,但潘玮柏也曾是一名准职业球员。
据说,早年在美国留学的潘帅,除上课打工外,所有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篮球,当时担任篮球校队队长,还获得NCAA(美国大学体育总会)的篮球队邀请。后因学业而放弃当职业篮球手的潘帅,如今努力地将喜欢的篮球融入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要数《谁是MVP》,潘帅高调唱道,“人生就像一场篮球赛,需要互相帮助,也要不断接受挑战”。
台湾艺人陈建州,可以说这一辈子都和篮球场脱离不了关系。现任台湾啤酒篮球队副领队及行销总监的陈建州,曾是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在21岁那年,他加入中华台北篮球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入选队员,在赛场上几乎赢得了一切同级选手所能得到的荣耀。可惜他后来参加新加坡职业篮球比赛时,因十字韧带两度断裂,被迫放弃球员生涯,进入演艺圈。
尽管如此,他对篮球的爱却从未间断。带领着台啤队征战四方的他,透过广告、广播、网络等媒介推广台湾篮球,致力改变台湾篮球球员的社会地位,吸引青少年接触篮球这项运动;甚至凭借自己的商业化包装与行销,使台啤成为SBL球队中球迷最多、最受欢迎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