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建议安排早锻炼 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据民革市委从2004年—2009年的追踪调查显示,厦门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型比例增加,高中男女生近视率达87.06%、92.2%,令人担忧。
民革市委昨日在大会发言上建议,我市应采取措施提高厦门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比如取消早读课,安排早锻炼,每天一杯奶,统一配送午餐等。
营养不够没时间锻炼
民革市委说,我市大部分中学早读课在7:20。许多学生必须在6:30之前出门搭公交车,甚至还更早;中午放学时间是11:50;下午上课是14:00或14:15,无法休息;下午放学时间大都在17:40或18:00,还要晚自习,或者写2—3个小时作业。这样,学生们一天剩下的时间就很少了,长期处在紧张状态。
另外,不少学生早中晚三餐食品单一,营养摄入量不能满足紧张学习的需要,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虽然每个学校每周都排了体育课,但是由于场地和器材的制约,体育课内容往往比较单调,到了中学阶段,一临近考试,体育课就经常被其他科目占用。
提供饮用水组织春游
民革市委建议,我市可以在一些学校尝试取消早读课。早读的那半个小时,可以安排学生早锻炼,如骑车、或步行到校,也可自行早读。
有关部门要督促学校开足开好体育课,不得挤占体育课时间。还应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配备好体育器材。
政府可以考虑投资成立学生营养配餐中心。可以扶持下岗职工到各校去办连锁餐饮店,解决学生用餐问题。
有许多先进国家都在学校实施“学生奶”工程,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厦门也可实施“学生奶”工程。
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也应该引起重视。厦门已有一些学校在校园内装有过滤水的直饮水器,但没有普及。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给出专项资金,普及饮水器,并保证饮水的安全卫生。
另外,应该恢复以前组织过的学生春游、秋游和野营拉练等活动,既可增强学生体质,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