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马拉松 专家指导助你更成功
2009-12-23 15:38:47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702
(海峡名医网 通讯员 陈志峰)为了提高大众的参与热情,每届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举办单位都会允许和鼓励一定人数的业余选手参加赛事。由于没有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业余选手在身体素质、运动技巧、参赛经验等综合能力方面都远较职业运动员为逊。特别是由于缺少专业医疗人员的赛前指导,业余选手在马拉松这样超负荷大运动量的比赛中,极易出现受伤、休克甚至猝死等意外事故。因此如何做好运动前后的护理,成为广大参赛选手迫切需要“充电”的一大课题。
记者特此采访了从医30余年、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厦门中山医院护理专家于黎霞副主任护师。于主任曾参加过去年夏新国际马拉松的医疗救护活动,对于参赛选手如何做好意外伤害、提高比赛成绩有着自己较为独到的看法。
赛前休息好
不少业余选手都是首次参加这种大型的国际性比赛,虽然最后成绩如何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并不重要,甚至可能只是对自己意志的一次挑战,但大多数参赛者心理仍然感到紧张。对于新鲜事物表现出过分浓厚的兴趣、担心半途退出自尊心受挫、急于获得好成绩以证实自己的能力等等不稳定的心态都会左右着选手们的情绪,并使他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时则可能在平时就已训练过度,至赛前更是疲惫不堪。这不仅影响选手们的发挥,而且会造成他们运动中的意外伤害——精神的不济导致肉体的虚脱,许多身体健壮的选手至后程出现昏迷、呼吸暂停等现象与其赛前休息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于主任认为,运动员们赛前可以通过听音业、泡温水浴、做按摩等方法放松自己,使自己在赛日能以良好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参加角逐。
勿穿新鞋跑
不少业余选手跑至终点时两脚已是血肉模糊,可职业运动员却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于黎霞主任指出,这与选手穿鞋不当不无关系。许多新选手以为鞋子越新越好,有利于创造新成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未曾试穿过的新鞋子,容易出现太松或太紧的问题。太松时,跑起来晃荡晃荡的,既易绊脚,又易脚底起泡淤血;太紧时,则鞋子硌脚,脚指甲容易脱落受伤。而鞋子太旧时,则容易穿帮掉落,擦伤脚板。因此选择一双适脚的鞋子至关重要。于主任建议,选手们最好穿着平常训练时认为合脚的旧鞋,临跑时再检查一下是否牢靠。
喝水不宜早
运动会出汗,这是常识。有些选手因此错误地认为赛前应多喝水,以防赛中脱水。于黎霞主任指出,因为马拉松路程长,选手水份消耗大,因此适当补充水份是必要的。但赛前多喝水,会增加胃部的负担,使选手产生不适感,所以赛前一般不宜多喝水。最正确的做法是在途中喝少量的生理盐水,以及时平衡消失了维持人体机能的电解质。由于赛中出汗多,选手容易感觉口渴,于是便拼命地喝水。其实此时大口喝水只给选手们以短暂的痛快感,并无助于恢复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反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疲乏感。因此于主任建议,选手们最好只在赛程所设的饮水点处才喝点少量的生理盐水,其余他处能不喝尽量少喝。此外还可以往头上淋点水,以降低体温。
气顺防疲劳
长跑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无氧代谢为辅的运动。业余选手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比赛训练,无法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因此途中易产生头昏、恶心、过早疲劳甚至出现短暂精神错乱等现象。于黎霞主任指出,无规则的换气极易产生脑缺氧,并引发呼吸性的酸中毒——出现憋气、胸闷、意识障碍等等症状。呼吸方法有很多种,选手们最好采用同步式呼吸法,即采用在肌肉收缩时瞬间闭气并快呼气、肌肉伸展时慢吸气的换气方法。特别是在跑至半程时呼吸最为困难时尤要如此。马拉松重在参与,如参加者体力实在无法支撑,就不应勉强应付,而应及时退出进行吸氧护理,以防意外。
赛后别坐倒
绝大部分马拉松参赛者跑至终点时都已体力透支,身体机能也出现失衡状态,表现为腿脚抽筋、两腿发软甚至心律失常,此时消除疲乏成了选手们的最大希望。不少选手终点一到,马上一屁股坐倒。于黎霞主任指出,就如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会出现惯性摔车一样,其实这种做法是极为有害的。剧烈运动后骤然停止,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此时坐倒,会引发血液循环不畅导致重力休克甚至猝死。因此,运动后应做整理运动,最好在志愿者的扶持下慢慢踱步,或自我做个小跑,动作要缓慢、放松,使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