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医院诊疗量跃居全省首位
第一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多项技术处于省内及国内领先水平。图为2008年第一医院完成我省第一例新生儿连续血液净化治疗。
【核心提示】
截至今年6月30日,厦门市第一医院上半年门急诊量达到166万人次,住院病人数达3.2万人次(不包括托管的翔安同民医院和集美灌口医院)。预计全年门急诊量将突破330万人次,住院病人数将突破6.5万人次。这不仅在福建各医疗机构中位居首位,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
作为一家有着近80年悠久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在闽西南乃至东南亚地区都享有良好的声誉,深得百姓信赖。据统计,来第一医院看病的人当中,外地患者占了40%,他们慕名而来,看重的是第一医院的医疗实力和服务品质。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第一医院牢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宗旨,义不容辞勇担社会责任,为解决群众“看病难”做出了不懈努力。
率先推出预约挂号受患者热捧
厦门市第一医院名医荟萃,吸引着众多患者。过去,为了挂上第一医院知名专家的号,患者必须凌晨四五点就到医院窗口排队“抢号”。近几年,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前来就诊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挂号难、床位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每天因没有床位而等待入院治疗的患者就多达几百人。
为解决挂号难,厦门市第一医院在全省率先推出挂号预约服务,并从最初的电话预约发展到现在的网上预约、手机短信预约和自助挂号机预约等,预约方式更多样、途径更通畅。如今,该院已建成“门诊挂号预约系统”、“门诊叫号系统”与“门诊医生工作站”,患者可通过以上各种方法预约1周以内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的时间点以及辅助检查项目的时间段。预约系统一经推出立刻广受百姓欢迎,预约人数不断攀升,现在,该院平均每天专家门诊预约量达到1000多人次,累计预约86万多人,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同时分流了车流、人流,有效解决了门诊拥堵、看专家难等问题。
推行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便民惠民
信息化建设程度衡量着一所医院的现代化水平。厦门市第一医院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实现看病、检查、取药全过程一卡通。医生在工作站通过刷市民健康卡即可完成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检验、检查等工作,不仅可实时查看病人的检验报告、影像报告,还可借助市民健康系统查看病人健康档案以及在其他医院的诊疗记录,实现区域协同的资源共享。同时,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控门诊用药情况等,有助于医院规范管理。
医院信息化水平提高了,改进了过去繁琐的就诊流程,省去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患者看病也就更便捷、更实惠。
改善就诊环境让病人倍感舒适
为迅速改变患者住院“一床难求”的情况,厦门市第一医院建成一号病房楼与杏林医学中心,增加700多张床位,目前全院实际开放床位2356张,是全市床位数最多的医院。
为了给百姓营造更为宽松、舒适的急诊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厦门市第一医院投资新建面积为3.2万平方米的急诊大楼。这是我市第一座独立的急诊大楼,也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单体急诊大楼,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明年交付使用。建成后第一医院急诊水平将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急诊部应急能力将大幅度提高,年接诊能力将由现在的20万人次提高到40万人次,可同时对30余名重病患者进行抢救、手术。
除了新建大楼,医院还对门诊大楼流程进行改造,对旧病房大楼进行装修改造,并在楼与楼之间铺设遮雨连廊,大大改善了就诊条件。
昼夜超市咖啡厅体现人文关怀
一提起医院,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冰冷的手术器械和惨白的床单、墙壁。可是,厦门市第一医院却以温馨的设计颠覆了医院给人的传统印象。
在该院新投入使用的一号病房楼,全天24小时营业的便利超市、温馨典雅的咖啡厅、操作方便的自助售货机,无疑让穿梭其间的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医院浓厚的人文气息。
对此便民举措,厦门市第一医院院长杨叔禹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一踏入医院,患者看到的满是焦虑的表情、繁忙的身影。我们在病房楼里设置咖啡厅、超市,不仅能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还能为他们松弛紧绷的神经、舒缓紧张的情绪提供合适的场所。生病是痛苦的,我们希望患者在医院里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创新托管模式优质资源惠及岛外
为解决岛外农村和新城区居民看病难问题,第一医院先后托管翔安区同民医院和集美区灌口医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托管模式”。
医院通过派出管理团队和医疗骨干到托管医院,将三甲医院的管理理念自然地输入托管医院,同时还实现了学科间的对接,建立了紧密型业务联系,带动了学科发展。此外,总院每周派出专家团队到托管医院坐诊并参与手术、查房、会诊、危重病人抢救等,并定期为托管医院举办业务骨干培训班,分批抽调医护人员到总院轮转受训,以提高诊治水平。
在“托管模式”带动下,第一医院通过多种形式将三甲医院的资源延伸到岛外,实现了资源共享,创新了多层级医院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使岛外居民就近享受到与岛内居民相同的医疗待遇。
承办社区医疗社区门诊量翻倍
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抽血,做辅助检查?是的,由三级医院承办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患者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厦门市第一医院共接收7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是全市承办社区医疗最多的医院。为了确保社区诊疗水平,医院专门抽调2部双向转诊车负责双向转诊,并在全市率先实现三级医院与社区的信息联网,即血样由转诊车送到院本部,辅助检查信息通过网络系统直接传输到院本部,经专家诊断后,检查结果在第一时间传输到社区,患者在社区打印报告单,免去往返医院的麻烦。医院还派专家到社区坐诊,并将首席质控师制度引进社区,定期对社区医疗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今年上半年,这7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门诊量达到44.9万余人次,较2008年同比增长100%,为患者减免挂号费、专家门诊费、药品费等各项费用318万余元。由于厦门市第一医院管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取得了突出成绩,市政府与新加坡方面商定将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疗服务中心交给市第一医院管理。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屡担重任
在诊疗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厦门市第一医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承担了主要救治任务,为社会尽责,为政府解忧。
今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波及全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第一医院紧急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并通过OA网发布、手机短信发送、现场抽查提问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医务人员均清楚应对流程,明白各自工作职责。在接诊到疑似病例时,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卫生部门相关文件规定,落实隔离观察、医疗救治任务,未发生一例违规事件。
从4月28日开始,医院投入医务人员70多人、启用4个病区隔离与诊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截至目前,共隔离医学观察1200多人,确诊并成功救治病例37人。
首席质控师制度严把医疗质量关
医院越大、患者越多,危重病人越多、风险越大,医疗质量就越是要抓好。多年来,厦门市第一医院始终坚持“首席质控师制度”严把医疗质量关。院长担任总质控师,分管业务副院长担任副总质控师,经全院无记名投票确认100多名高级职称医师为质控师,每天派出质控师到现场检查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如果发现违规或不合理、不完善的医疗行为,立即叫停。如此一来,查资料变为查现场,查终末变为查过程,管理人员查变为内行专家查,所有医疗过程犹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