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外企厂商加速中国本地生产 回应采购国产化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英 编辑 陈哲 在第五届进博会上,不少医疗器械厂商宣布将进一步推动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
安捷伦助理副总裁、大中华区整机销售总经理杨挺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在2022年初,安捷伦就扩大了上海制造中心的多条产品线,未来将在气相色谱仪、气质产品等方面,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在中国进行更多制造方面的投入,推出更多“made in China”的产品。
牙科巨头登士柏西诺德在进博会上展出了数字化口内扫描设计软件、数字化种植设计软件等多款产品,为了推动这些数字化诊疗应用的本土化,登士柏今年已在苏州投资成立了软件研发中心,进一步融入中国本地数字化生态圈。
百特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在进博会上首发首展的ROTURM电动防压疮垫,是由百特中国团队深度参与研发,是一款基于标准ICU日常护理规范为中国ICU量身打造的创新产品。据了解,目前百特已在中国投资布局了1家研发中心和7家生产基地。
“总体来看,近来政府背景的企业、医院呈现出国产化的采购趋势,为了应对这种趋势,企业会考虑将原本进口的产品放到中国工厂来生产。”一位外企医疗器械展商向经济观察网分析。
关于医疗器械采购国产化讨论由来已久。早在2021年10月,网络就曾流传出一份《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对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的比例进行了规定,其中显示骨科手术器械、腹腔镜手术器械等100多种医疗器械要求100%采购国产,医用直线加速器等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国产。
在2022年7月财政部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中国境内生产产品达到规定的附加值比例等条件的,应当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受评审优惠。
10月19日,在江苏、山东等省发布的《202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中也明确,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采购人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向设区市以上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开展采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