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为患者筑起肿瘤防治墙

2015-04-21 09:21:22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453

  

仙岳医院“心理健康快车”走进社区服务群众。


   医护人员深入偏远地区,上门为患者服务。


   仙岳医院拓展服务半径,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医生与患者耐心沟通诊治疾病。


   仙岳医院工作人员下社区检查精神卫生工作资料。


   数据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市累计建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318例。
   仅2014年,到基层各社区精神科防治点就诊的精神疾病患者就达15000余人次,患者就近拿药、复诊,省时省力。
   仙岳医院目前已为73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5000元的紧急住院补助,补助金额达到了30多万元。
   2014年厦门市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系统正式投用,目前全市38家社区和6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部署使用。
   2014年到岛外社区防治点开诊489天次,共计派出医护人员1467人次,共计受惠15569人次。
   为患者登记残联医药康复补助取药提供绿色通道。2014年共计申请通过4777人,比2013年新增608人;2014年全年累计免费取药患者共29683人次,比2013年增加4009人次;2014年免费取药金额达576万余元,比2013年增加了100多万元。
   初春3月,阳光明媚,当厦门市仙岳医院医护人员穿过堆满杂物的楼道,推开残破的房门,再次来到贫困患者吴女士家中,只见她衣着整齐干净,正安静地坐在客厅里晒太阳,和半年前那个衣衫不整、大吼大叫的她相比,简直像换了一个人。看到医护人员又上门查看妻子的病情、指导用药,吴女士的丈夫十分感动。他说,家里经济困难,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10多年,更是让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他曾多次想为妻子申办残疾证,但妻子根本无法出门,发起病来蓬头垢面,还把家里的东西都砸坏了。后来,仙岳医院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上门帮妻子做残疾鉴定,还调整了用药,教他们平常要注意什么。现在有了相关的残疾补助,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妻子的病也稳定了很多,全家过了几年来最舒心的一个春节。
   吴女士正是厦门市仙岳医院推行“精神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受益者之一。作为闽南地区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和闽西南规模最大的精神卫生中心,厦门市仙岳医院始终把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开展了多项惠民活动。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医务人员都坚持不辞辛苦地深入社区村居,用耐心消融患者家属的疑虑不解,用爱心抚平患者灵魂深处的伤痛。当一个个被精神疾病击溃的家庭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美丽厦门”更增添一抹亮色。
   1
   推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方便患者就医
   做法:医生下基层坐诊,帮助基层医生提升精神疾病诊疗水平
   今年全市深化医改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推行分级诊疗,扶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作为本地区精神卫生防治龙头,仙岳医院长期致力于构筑覆盖全市的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络,率先推动精神卫生领域分级诊疗工作,以便让老百姓得到更加及时科学的防治服务。
   2005年8月起,为了给更多患者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同时解决基层精神卫生技术相对薄弱的问题,厦门市仙岳医院进一步优化了服务流程,主动前移精神卫生服务关口,开始建立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络,推行基层首诊制。医院先后在翔安新店、集美侨英、集美杏滨、海沧石塘、同安五显设立社区精神科防治点,选派资深精神科执业医师和护理专家下乡驻点,为当地的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提供诊治、护理咨询、健康宣教等服务。仙岳医院还通过定期组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开展社区精卫督导工作等措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精神疾病诊疗水平。
   同时,仙岳医院还牵头建立了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制度,与全市3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基层医疗机构在筛查和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如无法做出明确诊治或认为患者需要到上级医院诊疗,可及时寻求仙岳医院的技术支持,预约精神科专科医师提供技术指导、诊断复核等服务,还可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绿色通道。对出院的精神疾病患者,仙岳医院也会及时地转诊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其开展患者的社区管理和社区康复工作。
   推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离不开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为加强信息化建设,2014年6月,在市卫生计生委的指导下,厦门市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仙岳医院与全市38家社区和6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疾病患者信息的互通与共享,仙岳医院也因此成为我省第一个拥有本市精神疾病监测系统的市级精神卫生中心。
   【特写】
   岛外就近开药
   患者家属“点赞”
   这些举措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神疾病诊疗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优质的服务。
   家住翔安的洪大妈就对仙岳医院这些举措大力“点赞”,她说儿子的病情需要定时到医院取药,但是每次进岛都要花上大半天时间,到了医院还要排队等候,出来太久了,又担心儿子在家里没人照顾,自从仙岳医院在翔安设立防治点后,她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医生开药,省时又省力。
   提及这项惠民举措,洪大妈竖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仙岳医院的服务太贴心了”。
   2
   做有人情味医者  精神卫生服务送上门
   做法:下社区、进家门免费鉴定、诊治,确保患者享受优惠政策
   在下乡过程中,仙岳医院的医生听到一些患者家属反映,有患者因受病情影响或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取得相关疾病证明,不能申请本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在前期的摸底调查后,仙岳医院积极响应市卫生计生委开展的“做有人情味的医者,促进两个满意”活动,于2013年10月启动了“倾力为患者办实事,解患者家庭燃眉之急”活动,与残联及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配合,深入同安偏远地区上门为患者服务,包括精神诊断复核、应急处置、健康宣教、残疾证等级鉴定、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及后续跟踪随访等。
   2014年,仙岳医院又联手各区残联、街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部门,开展“精神卫生服务进社区”活动,将上门服务扩展到厦门各个区域,继续免费上门为患者进行残疾鉴定、复诊复核等各种服务。仙岳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为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庭送上帮助和支持,解决他们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和困难,一方面有助于社会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积极传播精神卫生知识。希望通过该活动的持续推进,社区精神病患者能够逐步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回归社会。“精神卫生服务进社区”活动开展至今已累计免费为263名患者进行了精神残疾鉴定、为770名患者进行了诊断复核、为17名目前存在高风险的患者进行专科医师指导、为55名患者进行了应急处置。此惠民活动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特写】
   邋遢患者
   变身爱美女孩
   年仅25岁的小红,原本读书成绩很好,但几年前突然发病,整夜啼哭,自言自语,在住院治疗后有所好转。回家后,一天她无意中看到家里的残疾证,生气地将它撕碎,从此拒绝吃药,病情再度加重,曾连续4天4夜站在自家屋外不吃饭也不睡觉,家人怎么拉她劝她,她都不回家。有时候,小红会突然发脾气,乱摔东西,周围的邻居都很害怕。当仙岳医院的医务人员上门诊断时,她穿着脏兮兮的睡衣,一动不动地站在屋子外面,父母则揪心地陪在一边不知如何是好。后经鉴定,小红患有精神分裂症,医务人员为其办理了残疾证后,耐心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指导用药。在后来的上门随访中,医务人员发现小红按照医嘱治疗后,恢复得不错,现在还能帮忙做家务活了。“她开始懂得爱美,也会和人说话了。”谈及女儿近来的转变,小红的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一个劲地对仙岳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3
   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公益宣传惠及民众
   做法:深入闹市,走街串巷,义务提供检查、咨询、宣教服务
   为扩大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辐射范围及影响力,普及精神心理健康知识,消除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2014年,仙岳医院改变思路,主动走出去,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深入岛外各区开展公益心理健康讲座,讲座内容包括精神卫生相关科普知识及精神疾病康复与护理常识。2014年,医院在全市各区举办大型讲座14场,包含26个不同主题,受益人群包括普通社区居民、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精神卫生基层工作人员及在校学生等1200余人次。
   在每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睡眠日、预防自杀日、红十字日等相关的卫生宣传日,仙岳医院的医务人员更是深入到不同社区、街道甚至岛外的村居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为群众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和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咨询、宣教等服务。
   医院还与厦大社会工作系合作社区康复服务项目工作,深入社区开展团队社区康复服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精神卫生知识,积极防治精神疾病。
   【特写】
   为照顾家人
   准护士迷上听讲座
   一次,在仙岳医院举办的公益健康讲座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因为父母、哥哥均患有精神分裂症,时常有机会与医务人员打交道。女孩的哥哥当年被送入仙岳医院治疗时,工作人员还特地为他申请了相关的住院补助。
   亲人相继患病后,照顾家人的重担都落在了女孩身上。后来,女孩通过勤工俭学考上了某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她告诉工作人员,这次仙岳医院把精神卫生护理知识公益讲座办到了她的家门口,“听完讲座受益匪浅,以后有这类讲座我还要参加。希望能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帮助家人和其他精神疾病患者。”
   温馨提醒
   精神疾病患者
   可享哪些惠民补助
   一些精神疾病患者家庭较为贫困,他们或因经济原因不能及时到医院看病,病情不断加重,或因长期治疗,使整个家庭背上了沉重负担,最后不得不放弃治疗。为了减轻这些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仙岳医院积极与各相关部门沟通,为患者争取住院补助。如开展面向全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个案管理项目,提供5000元/年的紧急住院补助;与翔安区残联合作,开展翔安区退耕退养农渔民困难家庭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治疗项目,提供最高每年20000元的补助;与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部门沟通,提高民政救助患者医疗救助费,从2014年1月1日起医院民政救助患者的医疗救助费用从每人950元/月提高至1500元/月。
   链接
   解除身心枷锁
   回归阳光生活
   一位精神疾病患者在仙岳医院帮助下摆脱被锁生涯
   新店镇东园村有一位姓洪的精神病人,10多年前患上精神分裂症,父母亲均已年逾古稀,两个儿子都在上学。因家境贫寒无钱就医,洪某的疾病反复无常。疾病发作时,他将家里的门窗全部打烂,甚至走出村子,动不动就对人拳脚相加,还曾多次执刀追杀行人,放火焚烧自家房屋。家人天天提心吊胆、苦不堪言。
   7年前,洪某的妻子无法忍受家庭的贫困离家出走。由于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与偏见,洪家人外出都觉得低人一等,对洪某的病不肯多说半句。万般无奈之下,家人用铁链把他锁在一个废弃的石屋里。自此,洪某的吃喝拉撒全在这不足6平方米的屋子里,一锁就是6年。
   2006年3月,在当地乡村医生的带领下,市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前去察看洪某的病情。虽说大家都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看到洪某的那一刻,医护人员还是惊呆了:在那阴暗、潮湿、臭气熏天的小屋子里,洪某目光呆滞、衣不遮体、乱发及腰,不时暴躁地敲打墙壁、冲人喊叫,认为有人要害他。洪某的父母在旁边,一边摇头叹气一边抹眼泪,他们已经绝望了。看到这一幕,医护人员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帮助这个家庭重新找回笑容。于是,两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医护人员苦口婆心地进行劝导和解释。她们每日送医送药到洪某家中,想消除洪某的戒备心理。但洪某拒绝配合治疗,认为那是毒药。她们又绞尽脑汁,把药磨碎掺入饭菜中,但洪某只吃了一口,就把整碗饭菜向医护人员砸过来。
   医护人员没有气馁,这次不行,重新再来!当洪某疾病发作必须通过肌肉注射治疗时,洪某的家人都因为害怕而不敢靠近,她们只好请家属把她们也关进小屋里,再抓住洪某沾满排泄物的双手快速注射……经过1个月的治疗,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洪某终于走出了小黑屋。熬过近6年的暗无天日,他第一次接受到阳光的洗礼。
   现在,您可以在田里找到洪某,他每天都去拔胡萝卜、锄花生草。如果您和他交谈,您会发现,在父母面前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在两个儿子面前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正是因为医护人员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坚持,洪某才得以解除身心枷锁,和家人共享天伦。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0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