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孩子为啥“后劲不足”? 专家:专注力是重要原因
新学期刚开始,家长成先生就发现上五年级的儿子学习“很不上心”。到家长群上一聊,结果引起更多家长抱怨:孩子小时候成绩非常好,可进入青春期以后成绩就不断下降。为啥“聪明孩子”反而“后劲不足”?业内专家指出:没有专注学习的习惯,是重要原因。
长大就懂事了?错!
大多数孩子在开学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够从假期状态中恢复过来,可有些同学却依然“难以自拔”,上课时情不自禁就要开小差。汪女士对上初一的儿子就忧心忡忡:“他上课总爱调皮捣蛋,老是找同学讲话,没少被老师批评。”但令她安慰的是,儿子的成绩不错。她想,儿子正处在青春期,或许过阵子懂事了,话就少了。
孩子长大了,真的就能自然改掉上课调皮捣蛋的坏习惯吗?答案是否定的。“小学一年级会讲话的学生,到了高三也一样会讲话。”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维卿老师告诉导报记者,在自然情况下,孩子不会因为“长大”而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坏毛病。
注意力不足,在业内称为“专注力转移不足”或“任务意识不强”,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数情况下和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关,而与孩子“聪明”与否并没有太大关系,智力发育并不能改善这种情况。
“恶补”渐渐不再有效
很多从小成绩就好、也很聪明的孩子,到了初二成绩渐渐下滑,这是什么原因呢?“听觉记忆好,也就是俗称"聪明"的孩子,通常上课只要听一两遍就可以接受知识点。小学阶段的知识点老师通常会重复5次,所以他们尽管调皮捣蛋,但只要听到一次,成绩就不会差。”陈维卿表示。
然而到了初中,知识点只会重复2-3遍,高中更少。这些“聪明”的孩子,随着成绩不断下滑,一开始还能通过找培训机构上课来补充,但到了高中,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恶补”的作用也会逐渐下滑。
有些孩子不仅“听觉记忆”好,“视觉记忆”也很好,他们因此可以自主学习,即使上课开小差,但由于能够自行预习、复习,成绩也不差。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曾经见到过一些“特例”,令人惊奇。但这样的孩子到高考时,往往也没能迈入“第一梯队”,令人惋惜。
如何提高孩子专注力?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该怎么调整呢?导报记者从一些专注力训练机构获取了一些小窍门。
首先,要带孩子一起建立自信。家长不能再当着孩子的面,说他注意力无法集中,因为这是一个负面的心理暗示。应该让孩子相信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善的。
其次,有目的地训练注意力,学会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一旦专注,就能够迅速不受外界干扰。这种训练持续下去,孩子就会对“专心”这件事产生兴趣,进入良性循环。
第三,在找到“专注”的感觉之后,就要开始训练抗干扰的能力。无论是嘈杂的环境,还是内心的骚动,都要有意识地去排除,达到真正专注的状态。
最后,安排好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尝试着集中一小段时间来做一件事,如“这个小时我要记住80个单词”,而不是作出诸如“今天用来复习”之类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