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医院动态 >> 查看内容

袁海波:把患者当亲人 守护病人牙齿健康

2013-12-03 10:36:26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1430

  袁海波正在给患者讲解口腔保健知识。


   医生名片
  
   袁海波:厦门市口腔医院住院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擅长牙周病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从医感言
  
   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守护牙齿的健康!


   袁海波,厦门市口腔医院蔡塘院区牙周病科的一名住院医师,受护士姐姐的影响,他选择了牙科医师职业。行医一年半来,常为患者考虑,获得了患者与家属的称赞。


   巧沟通 用点心建立信任感


   “四楼牙周科的袁海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你们耐心细致的服务,为我们加班,解除了我孩子的痛苦,给我温馨美好的感觉,谢谢!”这是厦门市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医师袁海波和护士们收到的一位患者家属写来的感谢信。
   前几天,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室接待了一位特殊的病患,因他患有心理疾病,平时很少和人沟通,与外界交流不畅,直至面部肿起才引起家人的注意。病患家属匆忙带着患者来到厦门市口腔医院就诊。要让这位患者敞开心扉接受治疗,需要注意沟通的技巧。
   袁海波积极主动地了解病人的个性心理和喜好,并得知病患爱吃点心。袁海波经常加班,会准备点心,此时正好派上用场。面对可口的点心,患者逐渐信任袁海波,在袁海波的安抚和鼓励下,整个治疗过程非常顺利。为了给患者治病,袁海波和护士们比正常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下班。
   患者家属相当感动,于是就留下了这封感谢信。


   善待患者 找出牙周病病因


   袁海波认为,细心是一个医生必备的品质。此外,对待患者还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有一位从海沧赶来的女患者,由于牙龈增生发炎导致牙龈红肿,影响日常生活。跑了多家牙科诊所,情况并无好转,一直找不到原因,于是来到口腔医院诊治。袁海波为患者进行了仔细的检查,询问病人的一些生活习惯。
   牙周病的病因不仅仅是牙石等口腔局部因素,内分泌、饮食营养、药物等也可能是牙周病发展的促进因素。袁海波在交流中,得知病人一直服用某种降压药,他建议患者与医生商量,能否换一种降压药,同时处理一下牙周病情况。患者更换药物不久后,发现牙龈增生发炎的情况真的有了明显好转。病人非常感谢袁海波,“亏得袁医生,这么细心,要不然,我这个牙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好。”
   袁海波说,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病因,不仅牙龈增生发炎不会得到缓解,而且有可能导致牙周会被破坏,牙龈炎进一步发展成严重的牙周炎,甚至松动脱落。平时看诊时,他凭借着专业技术和医者的直觉,时常提醒自己,“再耐心一些,再细心一些,真诚地对待患者。”

  换位思考 把患者当亲人


   行医过程中,袁海波努力做到从患者的角度考虑。
   曾经有一名年过半百的患者王先生,牙龈红肿溃烂,疼痛可想而知。看诊时,王先生对袁海波抱怨个不停,非常激动地喊着,“太痛啦!不如死了干脆!”
   在沟通治疗方案时,王先生担心花费太高,“看牙不便宜,可别给我乱做啊,我钱不多!”边说边急急掏出钱包,不经意散落了一张他与妻子的结婚照。
   “王叔叔是经历过风雨的人,阿姨如果知道您这么难受,肯定非常难过。”袁海波边说边观察王先生的反应。
   袁海波的话触动了王先生的内心,他打开话匣子,“我老伴啊,刚刚去世。她自己生病舍不得花钱,知道我牙疼,过世之前还一直叫我去看医生。”
   袁海波没有打断王先生的回忆,耐心听他说完,再和他沟通治疗方案。疼痛得到缓解后,王先生冷静下来,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袁海波说,“袁医生,我刚才那么对你不好意思啊。” 袁海波笑笑,“牙齿难受可以理解的。”
   袁海波认为只有掌握过硬的技术,才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为此,他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参加口腔医院开展的培训讲座,提高临床技术。同时,作为厦门市口腔医院的一名志愿者,他时常参加各种义诊活动,进学校为学生进行免费的窝沟封闭,普及口腔保健知识;走进社区,关爱老人的牙齿健康,奉献自己的爱心。他说,“只有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你才能够更细心地了解患者的牙齿情况,去守护他们的牙齿健康。”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69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