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王”去年看病549次
▲台湾民众去年每人平均就诊15次。
台湾民众去年每人平均就诊15次,却有33000多人一年看诊超过100次。“健保局”发现,前年有人一年看诊1078次,去年“看病王”则有549次,还有一名多重疾病患者一天吃二三十种药。
据台媒报道,家住台北市的50多岁李先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气喘等多重疾病。他担心经常发病,自行增加用药量,又因为常常遗失药品,到多家医疗院所就医,并拿不同医院开立的慢性病连续处方笺到药局不断重复取药。前年他就诊次数多达344次,每天吃多种药,39家医疗院所都有他看门诊记录。
“健保局”以每种药物一天的服用剂量为一“项日”计算,李先生前年全年领药日数高达8134“项日”。
经“健保局”辅导,去年李先生看诊次数降到173次,平均两天跑一次医院,看诊“足迹”也缩减为31家医疗院所。但他每天还是吃20多种药,全年领药日数仍有4019“项日”。
去年看诊“冠军”是一名40岁女性,她因为椎肩盘突出引起下背痛。“健保局”辅导后未改善,她只能到“健保局”指定的4家医疗院所就近就医,否则“健保局”不给付医疗费用。
“健保局”统计,过去两年,每年都有33000多人就诊次数超过100次,一年医药费约9万元新台币。其中,24人因为上医院像“走灶脚”(去厨房),被限制就医地点。前年的“看诊冠军”,一年看诊1078次,除了失眠、焦虑,只要关节痛、筋骨酸痛就往医院跑,几乎按三餐到医院报到。“健保局”访视后,去年已降为237次。
面对这类健保看诊大户,医管组长蔡淑铃说,这些人就医6次,必须到“健保局”分区业务组更新IC卡,健保人员也会了解他们在哪就医、吃了哪些药。她说,医师通过健保IC卡,就能了解患者过去的6次就医记录。
“他们重复就医,是认为有看病需要,不是故意的。”督保盟发言人滕西华说,就医次数下降,显示“健保局”辅导有成效,但若只为了降低医疗支出而辅导,立意不算良善。
她说,一年看诊上千次,“健保局”单是诊察费就付了30万元新台币左右,但这些患者不断看病,是觉得病看不好,“健保局”与其限制就医医院,不如通过支付制度,鼓励医院提供较好的整合医疗服务,减少重复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