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查看内容

中药保健,“补”出健康

2012-05-10 11:04:32厦门晚报admin查看次数:727

厦门市中医院专家谈“补药”服食

   提起中药保健,人们往往都会想到“补”字,认为吃一些中药补药,就可以“补”出健康。其实补药服食有一定原则,对此,厦门中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郑乾文结合自己近20年中医药药学研究经验给大家一些建议。

   郑乾文副主任认为,所谓“补药”一般是指能补气血阴阳,增强正气,治疗虚症的药品。服用补药可以增强体质,恢复元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或是防治老年病,以便健身养生、延年益寿。

   “补”是针对“虚”而言的,当人体在正气不足,虚像迭起时,才能进服补药,否则,常会出现“补而助火”的反作用。因此,煎、服用“补药”应注意以下几原则。

   通讯员 张旭灿

   先浸泡2小时,煎或炖两次,每次1小时左右,早晚空腹服食

   掌握煎服方法很重要,补益类中药饮片,大多是植物的根、茎块状,质地致密。一般以煎服或炖服为佳。在煎药之前,应该将药放在锅水内先浸泡2小时之久,然后再加水至药平,煮开后以文火煎1个半小时左右,间隔翻动药物数次,使其尽量煎透。

   每剂药应煎两次,煎第2次时可少加些水,煎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将所取之药汁,一般多在饭前空腹服,或早晚分服。

   要掌握适当药量,补药入口以后,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变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是,运用补药补虚养身,有一个循序渐进、日久见功的过程,如果一见虚证就大补特补,超量服药而急于求成,反之可引起脾胃消化无力而导致胸腹胀满不舒服,甚至发生其他病证。

   “冬病夏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等可在夏天进服补药

   掌握补益季节时机很重要。进服补药一般多用于年老体虚,或老年慢性病患者久不愈。对于年老体虚者,宜在冬季补益。冬天养精蓄锐,来年可少得疾病。对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而且一到冬天病情加剧者,可在夏天进服补药。这在中医叫做“冬病夏治”。因为夏季是支气管炎、哮喘病的缓解期,此时虚像突出,若能进补固本,可减轻冬季病证的发作。

   药味不是越多越好,不能随意添加,应合理搭配。冬寒时节如羊肉性味温甘,加入一些干姜、肉桂,即能大大提高温中补虚,温肾壮阳作用;炎夏季节,可用百合、绿豆、枸杞等以滋肾润肺,补肝明目作用。

   患有感冒、急性肠胃炎等病时,均不宜进补

   补药也是药物,同时也有适应证、禁忌证,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滥服。在患有感冒、急性肠胃炎等病时,均不宜进补。除必要时服用外,老年人不宜过分依赖补品。

   要遵循“辩证论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使用中药,要辨别病证虚实阴阳,所谓“补”,就是补病人之虚亏和不足。

   中医病证在临床表现上往往错综复杂,有的人貌似体虚,其实“虚”中还夹杂着“实证”,而“虚中夹实”的病人是不能进补的。

   【链接】

   常用的补益药

   补气药:有人参、西洋参、太子参、党参、黄茂、山药、白术等。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参芪膏、人参养荣丸等。

   补血药:有当归、熟地、何首乌、阿胶、白芍、枸杞子等。中成药有: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补血丸、定坤丸、当归养血丸。

   补阴药:有沙参、玉竹、麦冬、天冬、黄精、灵芝、石斛、女贞子、百合、柏子仁、龟板等。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柏子仁丸等。

   补阳药:有鹿茸、鹿角胶、狗鞭、海马、蛤蚧、紫河车、锁阳、淫羊藿、狗肾、杜仲、补骨脂、肉苁蓉等。中成药有:金鹿丸、金匮肾气丸、多鞭精、鹿茸片等。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08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