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倒春寒”三防
2012-03-01 10:12:05厦门晚报admin查看次数:776
3月5日为惊蛰。作为农历24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文/记者 何崇梅 图/刘东华
惊蛰时节前后,天气像娃娃的脸,忽冷忽热,阴晴无常。前几日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可近两日连续阴雨,加之气温陡降,让市民深感“春寒料峭”。
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在这个多变的季节,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陈治卿教授特别提醒大家“倒春寒”要三防。
一防上呼吸道感染:由于早春气候寒冷,空气湿度大,许多灰尘、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冲破呼吸道黏膜的防御乘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小孩急性扁桃炎、老年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二防关节炎:爱美的年轻姑娘早早穿起了超短裙子,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受冷空气袭击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关节炎。特别是老年人夜间睡觉应该护住肩膀保暖,平时可以套上护膝保暖关节。
三防心脑血管等疾病:老年人热平衡的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供血不足,导致胸闷、心绞痛、血压升高,并发脑梗塞、脑出血或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