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因母亲曾患梅毒 年轻儿子成“痴呆”

2012-03-02 09:35:23厦门晚报admin查看次数:775

    小王今年25岁,在学校上学期间成绩一般,毕业后从事销售工作。从两三年前开始,小王感觉记忆力开始变差,经常忘东忘西,工作上也渐渐开始出现差错。单位领导将他调整到相对清闲的岗位,可小王的家人发现他脾气越来越怪、记忆力也越来越差,有时候在家里发脾气时还会摔东西。小王感觉疲乏、头痛,吃了好多治头痛的药也没有什么效果。另外,小王与同事沟通也出现困难,有时同事跟他谈论工作的事,小王却表现出很茫然,似乎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看到这种情况,家人只好带他到仙岳医院就诊。

    厦门精神卫生中心、仙岳医院徐秀瑛医师开具血液检查后,发现该病人梅毒血清学实验呈阳性反应,但小王坚决否认有不洁性史。经医生仔细询问才知道,小王母亲在生小王之前曾患有梅毒,未经治疗。医生考虑小王是先天性梅毒所致的麻痹性痴呆(少年型),建议住院治疗。

    徐秀瑛介绍,少年型麻痹性痴呆是一种先天性梅毒,一般在10岁左右出现症状,起病隐袭,缓慢发展,是神经梅毒的晚期表现,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所致。在感染数年以后,最初出现的症状,包括疲乏、嗜睡、头痛和性情改变。随后出现进行性痴呆,常有夸大、抑郁或偏执等精神病色彩。神经系统体征包括瞳孔异常、震颤、构音障碍、反射改变及共济失调。阳性的血清学试验和特征性的脑脊液改变有助于确诊。

    痴呆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智能障碍,这是指病人的大脑发育已基本成熟,智能也发育正常,但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引起大脑器质性损害,造成智能严重障碍。此外,在病人情感和意志方面,往往由于痴呆的影响而出现轻重不等的失调,逐渐丧失社会性的情感,原始的情感和本能意向占优势。

    在治疗方面,对兴奋或幻觉妄想状态可给予中、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神经营养药物对控制早期患者智能障碍的发展有一定效果,加强护理、注意营养、预防感染等亦为重要的治疗措施。一般来说,病变多为进行性的,常不易恢复或不能完全恢复。但如治疗适当,也可阻止继续发展,病情有可能得到改善。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5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