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业内人士举报食品添加剂内幕
▲燕窝销售点负责人接受执法人员处理。
●我市将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市质监局公布电话12365,发动社会群众、企业员工、行业内人士举报
本报讯 (记者 陈泥 通讯员 谢桂挺 陈震洲)我市质监系统将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所有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和非食用物质生产企业拉网式检查,对企业使用的重点原料监测查疑,严厉打击非法食品添加违法行为,取缔向食品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使用回收食品等食品加工“黑窝点”,查处无生产许可资质、生产许可资质超过有效期、生产未经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违法行为。
食品添加剂要标明成分
据悉,此次检查质监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将重点检查四个环节:一是企业的生产资质,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和超许可范围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二是企业原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等重点环节,严禁使用无证原料和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添加剂;三是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标准或者指定的食品添加剂标准组织生产,需要提醒的是,拟生产尚未被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覆盖的食品添加剂产品的企业,必须在7月1日前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指定标准建议;四是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应明确载明食品添加剂名称、成分(配料表)和使用范围、用法、用量等应当载明的内容,复合食品添加剂还应标明每一个单一品种的通用名称。
食品企业严把原辅料关
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尤其是可能存在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如腐竹、果蔬罐头、蜜饯、炒货食品、黄酒、酱类、糕点、酱腌菜、肉制品等食品生产企业都列入检查范围。重点检查原辅料进货查验是否落实到位、索票索证是否齐全;是否严格添加剂使用登记,是否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的情况;产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生产日期、配料表等信息是否规范、真实;企业对回收的过期产品处置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原料的行为;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质量安全相关台账记录是否登记及时、填写规范并可追溯。
鼓励举报反映内幕
质监部门也要求全市所有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非食用物质生产企业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定要求,于本月31日前完成自查并提交报告。同时要求相关企业签订责任书,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市质监局昨日再次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12365,鼓励社会群众、企业员工、行业内人士反映、举报有关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内幕。
【曝光】
燕窝加胶整形冒充进口货
●造假窝点在厦被查 ●曾在网上热销,可能有害健康
山寨燕窝半成品和成品。
本报讯 (记者 王元晖)没有店面,没有商标,但是这家位于湖里区康乐里11号楼某居室里的燕窝销售点,办公电脑、传真复印打印一体机、银联POS机等设备却一应俱全。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一山寨销售点打着“马来西亚燕遇燕窝”的旗号,让前来光顾的客人络绎不绝。
我市工商部门日前重拳出击,一举端掉了这处所隐蔽但却“声名远扬”的燕窝销售点。据了解,这是近年来我市查获的首例仿境外品牌的加胶燕窝案例。
虽然卖山寨燕窝肆无忌惮,但是当有人敲门,销售人林某却变得十分谨慎,对来访者细细盘问。当日上午,林某打开门,没有迎来买家,而是身着便衣的执法人员。
室内的冰箱和储物柜里,散落着大量散装燕窝,以及标有“燕窝佳品”字样的空包装盒,狭小的空间里,还弥漫着刺鼻的胶水异味。当事人无法提供营业执照以及相关产品检验检疫报告。
也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燕窝,成为之前网上的热销品。据了解,该销售点在国内多个购物网站都注册有网店,而且从销售记录来看,生意还异常红火。
工商人员当即扣押了这些山寨燕窝,并将立案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记者留意到,虽然山寨店半成品“面目可憎”,但是这里的成品燕窝制作得却十分精美——加胶整形,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据介绍,食用胶经过长时间存放以后,很可能破坏燕窝本身的营养成分,甚至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据厦门燕窝产业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受利益的驱使,目前加胶整形燕窝已经开始渗入厦门燕窝市场,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
【行动】
工商部门抽检
流通领域食品用纸容器
本报讯 (记者 陈泥 通讯员 杜宁)针对近日媒体曝光市面上仍有部分商家销售的纸容器荧光增白剂可能超标的消息,市工商局消保处昨日对我市流通领域内的食品用纸容器进行了质量抽检。检验结果将在近期公布。
据了解,此次抽检的对象既包括大卖场、大超市、影院等商家销售的纸杯、爆米花纸桶,也包括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企业使用的装鸡块或薯条的纸盒、装冷或热饮的纸杯等纸容器。市工商局消保处委托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对从相关企业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重金属、荧光物质等5项理化指标,以及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两项微生物指标。
昨日下午,记者在对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企业的抽检现场看到,这两家企业使用的纸容器包装袋上绝大部分都标有QS标志、“食品用”字样以及生产厂家详细的信息。据检验人员介绍,经营者或使用单位必须向厂家获取QS证,如果产品不合格,厂家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果采用的是没有QS证的包装纸,则经营者和厂家都要承担责任。
灌口工商查获
250包“三无”面包
本报讯 (记者 陈泥 通讯员 杜泽沣)小超市贩卖的面包不仅没有标注厂名厂址,进货凭证居然也用手写的小纸条应付了事。近日,灌口工商所在对辖区农贸市场、大小超市、食杂店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查获了250包这样没有正规进货凭证的“三无”面包。
此次专项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商家食品的进货渠道、是否建立索证索票、是否存在贩卖非法食品添加剂等有关违法行为。检查中工商执法人员发现,农村不少超市、食杂店都没有建立完善的索证索票管理制度,特别是很多小超市贩卖的面包,都无法提供正规的进货凭证,有些随便用个小纸条手写几个字就当做进货票据。工商执法人员当即查处商家这种不建立索证索票的行为。
检查中,工商人员查获小超市销售的各类“三无”面包250包,并联系相关部门无公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