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看大病,基本不用出厦门

2010-12-11 09:16:2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189

今年,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成为闽西南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医疗卫生事业的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先进行列,城乡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和健康保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为了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市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大力培育“名院、名科、名医”,提升厦门医疗卫生事业的领先优势和辐射能力。

   加大重点医疗资源建设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投入51.78亿元,年投入额从2005年的4.68亿元增长到2010年(预计)的13.11亿元,增幅达180.13%,有效推进我市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提高全市医疗技术水平,为打造海西重要医疗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遵循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全市医疗资源协调配置,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2006年以来市中医院整体迁建至东区、新建第一医院综合病房楼、中山医院外科大楼项目已陆续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2009年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市第一医院门急诊综合楼、中山医院内科病房楼、市仙岳医院扩建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市口腔医院迁建工程、市中医院培训楼及康复大楼、市第三医院三期工程积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重点医疗资源建设为我市成为区域性重要医疗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级甲等医院从无到有

   硬件水平固然重要,但要让老百姓“看好病”,必须提升医院的内涵建设水平。厦门市的三级甲等医院,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一医院、中山医院、妇幼保健院等7家重点公立医院均晋级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在医学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方面,我市共建成8个市级医学中心、14个市级重点专科、22个市级规划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单位和2个创建单位、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单位及7个创建单位,多个中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省内领先水平,我市多位医学专家成为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学会的委员,有十余名专家担任省医学会各相关专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建立了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启动了重大医学科技平台建设计划,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我市成立了“厦门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成功举办“海峡两岸中医医院院长讲坛”,积极对接“两岸中草药搭桥专案”,市中医院被授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全国第二批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规模和服务能力位居福建省之首。

  柔性机制引来众多人才

   “大病基本不出厦门”,这在我市医疗卫生发展中正逐步实现,通过人才柔性引进策略,越来越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定期或不定期来厦门,使得厦门的医疗救治能力、学术水平迅速提升,加强与国际医学界的交流。优秀的人才、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医术、广泛的交流、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带动和辐射了周边医疗机构的发展。

   第一医院等采取柔性引进人才措施,引进上海瑞金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国内著名医学院校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多个科目的学术顾问,有的定期来厦门坐诊,有的还亲临厦门主导重大手术。

   中山医院的厦门市心脏中心拥有国际化的人才队伍,8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历,每年常规开展心血管介入诊治手术3000余例,心脏外科手术700余例,在以前,不少此类手术都无法在厦门本地完成。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7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