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校园健康 >> 查看内容

难道这是患上了“多疑症”

2010-04-30 14:08:46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2195

      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适当的警惕是保护方法之一。但若警惕过头,变成多疑、猜忌,那么对他人对自己都或许是一种惩罚。大人如此,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也是一样。

      敏感的高二学生薇薇正经历成长中的烦恼:她对诸多人和事都不太信任,以至于她担心自己得了“多疑症”。

      【讲述】总觉得别人待我不真心

      “世界上邪恶的人太多,身边的人也多不可信,极少有人会出自真心对别人……”不知为什么,我时常会有这样的念头。

      我以前不是这样的,或许是因为以前年纪小太天真吧。一年多以前,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现在的学校,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夸我,那时,对待夸奖我还能欣然接受。可是现在,虽然我的成绩仍然不错,但越听那些夸奖的话越觉得那不是出自真心,甚至有时候会觉得说话人很虚伪。

      一次期末考后,我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但父母的朋友听说后,一直在我面前说“薇薇真有出息,你们(指我爸妈)以后有享不尽的福”,说话时的那种笑容,让我想起来就倒胃口。

      有时候,遇到困难没办法解决,我会跟朋友抱怨一下,但每次,他们都说“你很棒的,相信你能够做好”。这样的话听多了,就开始怀疑起自己来,“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行不行?”我知道,问题都是要靠自己解决的,别人帮不上什么忙,所以现在我也几乎不跟朋友说这些事情了。

      一直为能进一所好大学而努力着,尤其到高中,课业很紧张。现在,每天放学后,我都呆在家里。其实也并不一定都在看书,我也上网、看电视,只是不爱出门而已。

      前些天,一个同学在网上跟我说,某班的某男生喜欢我。可能有人会窃喜,但我不以为然。我从来都不相信一见钟情,他从没跟我接触过,谈何喜欢?

      最近几天,我总感觉别人在议论我。走在过道上,别班同学瞥我一眼后就赶快进教室,要不就是低下头跟旁边同学聊天。在自己班,这样的眼神就更多了。我猜想,他们多半都是在议论那件事,心里很是反感。

      朋友说我想得太多、自寻烦恼。有时候一个人静下心来想,也怀疑起自己:是不是我真的想太多了?我为什么这么多疑?我是不是得了多疑症?

      【点评】过度猜疑影响身心健康

      猜疑是人性的特点,是每个人天生的心理防卫机制之一。对外界环境保持警惕和适当的猜疑之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安全。但是,一个人一旦掉进过度猜疑的陷阱,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不仅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更将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案例中薇薇陈述的,既具有一般成人多疑的共通性特点,更显著地体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从生理上说,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处于青春期的阶段。在此时期,一个人由于生理方面的变化、发育,体内一些激素的分泌,会促使其心理方面也受到一些影响。如,敏感、多疑、爱胡思乱想等。

      从心理上说,薇薇的烦恼又有以下几个原因:

      1、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开始睁眼看清世界。正如薇薇所说,是一个人迈向成熟、不再小孩子的标志,是一个积极的成长信号。但由于他们还未真正成熟,社会经验也很少,知识水平还不够充分,面对社会现象时往往因为缺乏全面了解而产生偏激的想法。

      2、成长经历的影响。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青少年和薇薇一样遇到了一些棘手或不顺心的挫折事件,不过自己不会解决或调节,变得心情沮丧,灰心丧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想法和感受就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薇薇在不良自我暗示下寻找证据去肯定自己消极的想法,不仅使自己变得痛苦,也扰乱自己正常的生活。

      3、自信心的因素。考试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让薇薇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而此时父母朋友和学校同学貌似客套性质的鼓励和赞赏更加深了她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恐惧。当一个人的自信太多地建立在外界因素之上时,这种自信就缺乏了稳固的基础,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怀疑。

      4、人际关系的因素。由于中学生课业压力的影响,薇薇坦言自己与朋友的交往是比较少的。这就让她缺乏了同龄朋友这个有力的心理支持系统,缺乏倾诉和深入探讨问题的合适对象。缺少沟通,只好运用猜疑的方式。

      【主张】遇事告诉自己“这没什么”

      1、用理智力量克制多疑的发生。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自己、怀疑别人时,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形成思维之前,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并最好在纸张上一一写下来,逐个分析。

      生活中的现象,在全面思考之下才能显现它本来的面目,由于猜疑者的头脑被封闭性思路所主宰,却会觉得他的猜疑顺理成章。此时,冷静思考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在自己无法理顺时,可向自己信任的、有经验的长者请教。

      2、培养自信心。看清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己内在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当我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学习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3、运用积极自我暗示。加强积极的自我暗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告诉自己“这没有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而已”。

      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也要告诉自己“他们大概只是在讨论什么问题,并没有议论自己”。

      学会用客观的、一分为二的方法去看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地去调查事情的真相,以消除自己的疑虑,证明只是自己想得太多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4、及时沟通,解除疑惑。主动走出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他人的交往,多了解别人,了解别人的做法,这样就可以让一些误会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即便真有误会,也可以尽早得到解决。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3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