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浅谈厦门医疗史的发展

2009-07-30 09:48: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2262
      中国医疗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实践、总结、研究、发展的历史。厦门也不例外,它是厦门人民传承我国传统医学和兼容并蓄外国医学的发展史。厦门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其独特的人文内涵,在我国的医疗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具有东南沿海特色的绚丽篇章。本篇记述的仅是厦门医疗发展长河的部分碎片,用这些一鳞半爪来诠释漫长的历史显然是远远不足的,但读者还是可以从中了解到厦门医疗发展的历史印记。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在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闽南大陆的漳州、泉州两市。濒临台湾海峡,面临金门,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是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1955年10月高崎、集美海峡筑成长堤,四面环海的厦门岛从此变为与大陆连接的半岛。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至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60.38万人,常住人口为233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为109.24万人,岛内的思明、湖里两个区人口合计72.83万人,比重达45.4%;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36‰,人口死亡率为3.84‰,人口自然增长率7.52‰,比上年提高1.93个千分点;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81.07万人、79.31万人,各占50.55%和49.45%,性别比为102.2(女性为100),基本保持平衡。
 
      根据已经发现的考古资料证实,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经有古闽越族人生活;唐代中叶以后,汉族人陆续移民入岛。唐至德至贞元年间(756—805),厦门岛称“新城”,大中年间(847—859)称“嘉禾里”,宋称“嘉禾屿”,属泉州府同安县管辖;明朝时又叫中左所。由于资料的缺失,当时的医疗活动目前只能追溯到北宋年间。而那个年代最杰出的代表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保生大帝。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又称吴真人,其真实姓名吴本(979-1036),字华基,号云衷,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出生于同安白礁贫苦农民家庭。幼时随父下海捕鱼,后因父患恶疾、缺钱医治而死,其母劳累过度,相继去世。从此吴本矢志学医,以济世救人立命,其天生聪颖,博览天文地理礼乐诗书等书籍,对岐黄医术尤其费心钻研。吴本拜家乡一位蛇医为师,学习采药治蛇伤,十三岁时开始周游名山古刹,求“东汉华佗”之术,17岁时已精通药理医术,回乡时在青礁岐山东鸣岭龙湫坑(现海沧青礁慈济宫一带)。据流传,吴本亲自凿井取泉,采药草炼丹煎药,济人无贵贱,按病施药如矢破的,擅长铜针治病,手到病除,药到疾愈。当年宋仁宗母亲的奇疾顽症乳癌,经他治愈,因而名扬天下。吴本一次因采药坠崖,景祐三年五月初二(1036年5月29日)逝世,卒年58岁。吴本死后受朝延敕赐褒封,自真人而侯而帝,初被仁宗封为“御史大夫”、“妙道真人”,明永乐17年,成祖又封吴夲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民间俗称“大道公”、“花桥公”、“吴真君”等尊称。其济世佑民的高尚医术,无愧于尊为保生大帝。至今漳、泉、台等地皆虔诚奉祀。
 
      此外,宋代的医学著作也有很大进展。嘉祐六年,苏颂著成《本草图经》,又名《图经本草》,全书21卷。苏颂(1020—1101),字子容。原籍泉州同安县(今属厦门市)。苏颂幼承家教,勤于攻读,深通经史百家,学识渊博,举凡图纬、阴阳、五行、星历、山经、本草无不钻研。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苏颂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贡献是对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苏颂在馆阁期间,曾与掌禹锡等人奉诏校注《开宝本草》,在编修过程中,苏颂等建议编撰绘有药图的本草书与《嘉祐本草》并行。这一建议很快得到朝廷批准,仁宗敕命由苏颂主持其事。苏颂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考虑到“考证群书,资众见则其工易就;论著文字,出异手则其体不一”,对全书关于形态描述的均予著录,其中虽有与旧说相背的,但亦予保留。若与文献有联系者,即以形类相假而归附之。还搜集了许多民间习用药,附在功用相同的药物条件之下,终于在嘉祐六年(1061)编成此书。
 
      本书考证详明,引用以前文献200多种,集历代药物学著作和中国药物普查之大成,记载了300多种药用植物和70多种药用动物或其副产品,以及大量重要的化学物质,记述了食盐、钢铁、水银、白银、汞化合物、铝化合物等多种物质的制备;对历史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也有记述。该书对动物化石、潮汐理论的阐述、植物标本的绘制,都在相应学科中占有领先地位。明代著名医学大师李时珍对《本草图经》的科学价值予以很高评价,其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引用《本草图经》的内容多达74处。此书至今还对后来者有着很大的指引作用,是我国医学巨著中的一块瑰宝。
 
      宋明以来,厦门人民在汲取祖国医学的宝贵经验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曾出现不少造诣颇深的医药名士。厦门在建县时就有悬壶之士,嗣后药铺累兴。元代,福建置医学提司局,设提举一员,从五品。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厦门怀德居药铺开业。崇祯五年(1632年),厦门正和药铺开业。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彭春江于厦门磁街创办“万源堂”。同治、光绪年间,著名喉科冯大楫在美仁宫行医。清朝有曾万春、黄信德、林少辉、伍澧忠、王克念、翁纯玉、叶瑞庭、周明辉、林芝光、李家麟等闻名中医40余人。中医队伍不断发展,到1947年,开业中医(包括未领执照者)134家、中药铺62家。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厦门海关,关税种则有燕窝、冰片、人参、熊胆、鹿茸、牛黄及粗药材160多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厦门于同年11月2日开放。1212年,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西方的医师跟在传教士之后,相继来到厦门。
 
      西方医学,又称西洋医学,一般简称西医,是指西欧在文艺复兴以后,在近代实验科学的武装之下,发展起来的医学体系。西医从理论体系、思想方法到研究途径等,都与中国传统医学不同,是另外一个医学体系。由于它是近代实验科学的体系,属于直观的、量化的研究和分析体系,易于为人们理解和观察,因而在我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842年厦门被列入“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是西医传入较早之地,西医的医院和医学教育在厦门创办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事实上,早在十六世纪,就已经有西欧的传教士来华传播西方近代科学,包括西医。如意大利的利马窦、龙华民、艾儒略和瑞士的邓玉函,但在我国影响很小。鸦片战争前夕,西欧来华的传教士,已经成倍的增长。他们深知所谓“当西方大炮不能举起一根横木时,一把手术刀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以后,西方人借传教及种牛痘将西医技术传入,争先恐后的在我国开办诊所和医院,业务逐渐开展,影响也随之扩大。1883年,美国归正教会先是在平和县小溪创设救世医院。1898年,移设在鼓浪屿燕尾山河仔下,这是厦门第一所正规西医医院——救世医院,也就是现在第二医院的前身。该院分设男女两馆,时称“鼓浪屿救世男女医院”,首任院长是美籍华人郁约翰医生。作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产物,教会开办医院,其目的是为了布道,因为医生每天与病人接触,很容易把基督教义灌输到病人的脑海里。当时,每逢礼拜,传教士就到医院附近的教堂宣传“福音”。该院一份报告就写到“向200余名病人布道,其中有90人立志传道”。但是,救世医院既有从事精神麻醉的一方面,也有开展慈善事业治病救人的另一面。据1933年的调查:该院有门诊室6间,每天平均接诊患者30人;特别病房30间,普通病房9间,可接纳125人住院;1932年共接纳住院病人1760人次。1900年,救世医院创办学制五年的附属医学专门学校。教会除就地吸收中国人到西方留学,以培养较全面正规的西医人才。我国第一位女留学生金韵梅,1881至1885年在美国习医,回国后在厦门行医办学,并于1926年,开设了闽南地区首创的护士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和护士人才,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厦门早期开业医师大都毕业或学习于“救世医院”办的医学专门学校及“博爱医院”办的医学专门学校。清末在大同路开设“寿世堂”的陈天恩,就是“救世医院医学专门学校”的毕业生,他创小儿猪肚粉,驰名海内外。少数医师是留学国外(如吴金声博士等)或在外省读医返厦开业的。光绪年间,在厦门的个体开业医师还有雷正中、罗正卿、翁德修、戴流芳、曹万春、周明辉、谢振德等。民国时期,厦门的西医医院,除了日办的“博爱医院”、“共济医院”,美教会办的“救世医院”、“宏宁医院”外,还有中国政府办的“省立厦门医院”,华侨办的“中山医院”、“集美医院”,私人办的“鼓浪屿医院”及“晋惠医院”,地方办的地方医院、厦门“平民医院”、“同善医院”,以及天主教会办的“若瑟医院”。此外还有100多个个体开业医。
 
      民国18年(1929年)3月,福州、泉州、厦门等地中西医药界响应全国中医药界130多个团体的号召,抗议政府当局对中西医的歧视,并在福州开办福建中医讲习所和福建医学专门讲习所。
 
      建国前,厦门市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商业型消费城市,社会生产力不甚发达,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医疗卫生<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64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