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炎炎夏日不妨试试三伏灸治疗

2009-07-10 10:05: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703

      今年头伏还没到,许多哮喘患者及其家属就惦记上“三伏灸”了,近日,中医院针灸科不断接到咨询电话。医生提醒,今年的三伏是:初伏为7月14日,中伏是7月24日,末伏在8月13日,这三天市民可到中医院做三伏灸,可提前到医院相关科室开单、缴费,避免当天人多拥挤。

      据了解,厦门地处沿海地区,气候炎热多湿,居民以食海鲜为主菜,夏季室内又普遍使用空调,为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高发地区,小儿与老年人的发病率更高。近年,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三伏灸”的效果,前来做“三伏灸”治疗的人成倍增加。

      中医院最早开展“三伏灸”治疗,药材地道,配方独到,疗效显著,近年来,每年前来治疗人数均居全国首位,每年伏天都要接诊来自本市与各地的患者五千人次左右。

    三伏天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脏腑


      所谓“冬病夏治”,就是冬天多发的病,在夏天提前介入治疗,以增强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是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选择相应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此时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脏腑,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三伏灸”除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外,对于常见的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泻、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疗效亦佳。


    哪类疾病适合做“三伏灸”


      一类是属于过敏性的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小孩冬天容易感冒;一类是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有肾虚引起的其他疾病。


      中医院开展三伏灸40多年,临床发现不少咳喘患者除了进行规范的内科治疗,在三伏天到医院贴了“三伏贴”以后,冬天哮喘发作的次数减少了,症状减轻了,病情较轻的患者甚至没再发作。


      儿科医师也临床发现,很多免疫力低下、冬天容易感冒的孩子,贴了“三伏贴”以后,冬天感冒的次数少了,症状轻了,病程短了,吃点药就容易控制住。


      除哮喘之外,“三伏贴”对咽炎引起的咳嗽以及过敏性鼻炎也有很好的疗效,同时三伏灸药饼贴敷治疗肩周炎、网球肘等寒湿痹症有显著疗效,且不受时间限制。


    “三伏灸”贴敷多长时间为宜


      “三伏灸”所用的药物为膏状,选取麻黄、元胡、麝香等六味中药按比例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相应穴位,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成人贴敷2-4小时,儿童贴敷20-40分钟。但具体贴药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如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的,可适当延长至6小时或更长;一般小孩及皮肤较嫩的患者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


      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


      注意事项:贴药10个小时之内不宜冲凉,而若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者,以及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等疾病的患者,还有两岁以下的孩子都不宜进行敷贴治疗。


    贴药期间注意饮食和护理


      据了解,由于所敷贴的多为辛香刺激的药物,一些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易出现起疱,这都属正常现象。有专家认为,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疱,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


      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起疱时可用“龙胆紫”外涂患处,如果并发感染就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专家建议,市民在贴药的同时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86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