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这8批次月饼抽检不合格,涉及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
2025-09-30 10:29:16食品伙伴网佚名查看次数:16
食品伙伴网讯 9月29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22期通告,中秋节临近,为保障人民群众在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月饼共159批次,其中合格样品151批次,不合格样品8批次。发现的问题为微生物和食品添加剂不合格。
6批次月饼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问题
6批次月饼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问题,分别为乐东莺歌海盐场冯记月饼厂(个体工商户)销售的、标称乐东莺歌海盐场冯记饼店生产的广式水果蛋黄月饼(哈密瓜),其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柠檬黄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临高县新盈肖义佳冠香饼厂生产、销售的四头酥皮香芋蛋黄(月饼),其中苋菜红、亮蓝检验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屯昌屯城益民饼厂生产、销售的上品伍仁叉烧皇(月饼),其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检验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屯昌屯城益民饼厂生产、销售的奶油椰蓉(月饼),其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检验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海南椰香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豆蓉(月饼),其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检验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海口秀英秦兰花月饼小作坊销售的、标称海口市秀英区秦兰花月饼小作坊生产的传统酥皮蛋黄香芋月饼,其中苋菜红、亮蓝检验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一种广谱食品防腐剂,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体内多种氧化酶,长期过量摄入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糕点中不得使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月饼中检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违规添加,也可能是使用了含有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配料。
柠檬黄又名食用黄色4号,水溶性偶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果长期摄入柠檬黄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肝脏等造成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糕点不得使用柠檬黄。月饼中检出柠檬黄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产品色泽、提高市场价值而违规使用,也可能是使用了含有柠檬黄的配料。
苋菜红又名蓝光酸性红,偶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食品合成着色剂,常用于果蔬汁(肉)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蜜饯凉果、果酱、果冻等制品。苋菜红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使用,如果过量使用,存在健康风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糕点中不得使用苋菜红。月饼中检出苋菜红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产品色泽、提高市场价值而违规使用,也可能是使用了含有苋菜红的配料。
亮蓝,又名食用蓝色2号,属于水溶性非偶氮类合成着色剂,食品行业中适用于糕点、糖果、饮料等的着色。亮蓝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使用,如果长期摄入,存在致畸、致癌的风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糕点中不得使用亮蓝。月饼中检出亮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产品色泽、提高市场价值而违规使用,也可能是使用了含有亮蓝的配料。
2批次月饼检出微生物超标问题
2批次月饼检出微生物超标问题,分别为海口秀英区芸香草食品店销售的、标称海口秀英芸香草食品店生产的四头伍仁月饼,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海口秀英许声鹏糕点坊销售的、标称许声鹏糕点坊生产的四头酥皮蛋黄豆蓉月饼,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不是致病菌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检验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最多允许2个样品的检验结果超过104CFU/g;月饼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或储运条件不当等有关。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本通告结果为初检结论,食品生产经营者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异议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逾期未提出异议的或者未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视为无异议。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在复检和异议期间,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停止履行立即封存不合格食品,暂停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召回已上市销售的不合格食品等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组织开展核查处置。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结果将在相关市县市场监管部门网站予以公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