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血栓堵塞肺动脉 七旬老人胸闷晕厥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刘云芳)78岁的许奶奶在家中突发胸闷、呼吸困难并晕厥,家人紧急将她送医。医生检查发现,许奶奶的肺动脉被大量血栓堵塞,命悬一线。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心)迅速启用“救命神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成功实施急诊取栓手术,让老人转危为安。目前许奶奶已康复出院。
凶险肺栓塞突袭 老太太命悬一线
许奶奶发病时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其肺动脉主干被大面积血栓堵塞。虽经溶栓治疗恢复意识,但老人仍持续呼吸困难、无法活动。危急时刻,当地医院迅速联系厦心血管外科团队转诊救治。
“肺栓塞起病急、漏诊率高,堪称‘沉默的杀手’,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急性右心衰,甚至猝死,死亡率达10%。”厦心血管外科庄晖主任解释,肺动脉栓塞70%-90%的血栓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窜”至肺动脉,易堵住血管形成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难。
ECMO护航手术 精准“狙击”血栓
结合患者高龄、反复晕厥及影像检查结果,厦心团队判断其肺动脉血栓呈现陈旧性特征,单纯药物溶栓难以起效。患者左肺动脉主干完全栓塞,且伴有右侧胸腔积液,随时可能发生循环衰竭。情况紧急,必须及时疏通堵塞的血管。
多学科医疗团队果断决策,在ECMO支持下实施急诊取栓术。术中,ECMO暂代患者心肺功能,维持脏器供氧;随后,医生通过新型大口径抽吸导管精准定位,将大量血栓逐一清除。术后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流恢复通畅,ECMO安全撤除。
ECMO与取栓技术的结合,显著提升了危重患者的生存率。术后次日,许奶奶即转入普通病房,拉着医护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提醒
久坐易增加肺栓塞风险
庄晖提醒,肺栓塞急性期的常见表现是突发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还可能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
长期卧床、术后患者、久坐等高风险人群,若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或晕厥,须立即就医。日常可通过规律活动下肢、科学使用抗凝药物等方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