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医院动态 >> 查看内容

建设急危重症救治高地 第三医院获国内外称赞

2017-04-14 11:28:17厦门日报吴至圣查看次数:555

  

聚集国内先进重症医学设备的三院重症医学科。


  危重医学协会世界联合会(WFSICCM)主席、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院士Jcan-louis·baron vincent教授在现场授课。

  近日,由厦门市医学会主办、厦门市第三医院承办的厦门市重症医学研讨会高峰论坛在厦门市第三医院成功举办。会上,叶惠龙院长致辞。近两百名国内外重症医学知名专家聚集一堂,探讨国内外最新重症医学发展学术动态,就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微循环监测等最新进展进行专题讲座。借由此次平台,专家们共享经验与理念,促进重症医学科研与临床双发展。
  会上,第三医院的重症医学水平也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与赞赏。

  提升地区重症医学水平  获知名专家点赞
  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日,在市第三医院承办的厦门市重症医学研讨会上,危重医学协会世界联合会(WFSICCM)主席、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院士Jcan-louis·baron vincent教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大为教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教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及近两百名重症医学专家出席会议,并带来精彩的前沿技术分享。
  厦门市第三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王兵教授表示,此次学术会议级别高,国内外重症医学顶级专家危重医学协会世界联合会(WFSICCM)主席、首任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与候任主任委员都来参会,并进行重症医学领域的前沿新技术、新理念分享,解决了重症患者诊疗中许多重要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厦门乃至福建的重症医学水平。此次会议更多关注血流动力学变化条件下的心、肺、脑、肾等多器官功能及微循环变化评估,他强调,“重症血流动力学及重症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循环管理,循环管理是重症患者管理的核心和根本,目标是改善组织灌注。循环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从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变化中捕抓器官功能变化的蛛丝马迹,达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理,进而逆转病情,挽救生命。”

  管向东教授对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的发展表示肯定及赞赏,短短12年时间,从6张病床、1台呼吸机发展到20张病床,聚集国内先进重症医学设备,在临床压力较重的情况下,他们全科室能够团结一心,克服各种困难,以病人为中心,完成一系列重症抢救任务,改善病人生存生活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是难能可贵的。“相信厦门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他强调,不管是从个人还是团队来看,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抢救团队在华南地区重症医学界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厦门市第三医院积极开展与重症医学有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为重症医学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沟通合作的平台,进一步规范了重症医学的建设,促进重症医学良性发展,为综合诊疗水平的提高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抢救重症休克患者  多数据交出满意答卷
  会议当天,围绕“如何抢救重症休克患者”的主题,记者采访了重症医学部主任王兵,他介绍了厦门市第三医院的经验,用多个数据体现三院在危急重症患者方面的救治能力。
  重症胰腺炎导致重度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是重症医学科中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近3年来,第三医院连续救治近20例重症高血脂引发的重症胰腺炎导致重度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全部抢救成功,这也是三院医务人员给一方百姓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在地理位置上,同安地处岛外重要交通要道,同安及周边地区的外伤患者常常送到三院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导致的重度休克较为常见。多发性创伤患者病情复杂、伤势重,易漏诊,死亡率高,并发症和致残率高。这里的患者常是头、颈、胸、四肢等涉及两个部位或系统以上的创伤。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严密的监测和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三院率先引进的重症超声监测被形象地比喻为“看得见的听诊器”,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是重症医学的核心技术。三院重症医学科将这两种监测技术完美结合,将其应用于重症创伤病人监测和治疗,大大提高了重症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
  据了解,市第三医院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硕士研究点,ICU每年抢救各种危重症病人千余名,尤其在抢救严重复合伤、多脏器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心肺脑复苏、严重感染性休克、羊水栓塞等重症患者富有经验,绝大部分危重病患救治成功。近5年开展福建省科研课题5项。

  机制有效信念坚定  抢救成功不是偶然
  每例重症患者能抢救成功,绝不是偶然的。特别是面对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突发性急危重症疾病,如果不及时抢救,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正是因为第三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院协调机制和永不放弃的信念,让一位位患者在三院重获新生。
  每天24小时,三院都有一位院领导驻守医院值班,同时,还有行政总值班、医疗总值班、护士长总值班、医疗抢救小分队待班。每个临床科室全天24小时都有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高年资医生坐镇,科主任手机24小时畅通,随叫随到。同时还保持急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畅通,实行先抢救后缴费,正是有这样的管理机制,确保了一旦遇到危重症患者,马上就能进行全院协调,确保患者安全关口前移。
  不仅如此,医生为了病人,甘于奉献,永不放弃的信念,尤为可贵。第三医院曾举全院之力连续28天成功救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罕见妊娠期特发性疾病)患者阿芳,获得全国同行点赞。“每看到一点希望时,又一波打击来了,几次濒临死亡,要不是医生永不放弃的精神,我老婆的性命要保住太难了。”连患者的丈夫阿强都忍不住为三院频频点赞。

  新引进ECMO  帮患者抓住一线生机
  近日,三院还引进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这是目前重症医学专业中的一项顶尖生命支持技术,由于仪器先进、操作复杂,能增加患者救治成功几率,厦门开展此技术的医院寥寥无几。它还被称为叶克膜,即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将患者血液引至体外,通过人工膜肺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外交换,从而替代患者的肺脏甚至部分替代患者的心脏功能,能为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提供强大的生命支持。主要适用于可逆性的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尤其适用于严重ARDS、急性心肌炎等心源性休克患者,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技术。

  【抢救案例】
  莫名腹痛休克
  净化血液救命
  40岁出头的王先生是三院抢救成功的重症胰腺炎患者。
  王先生平素身体素质好,中等身材,爱喝两口小酒。去年下半年,他莫名腹痛三天,转到第三医院急诊时,他的血压只剩70/40mmhg,心跳160次/分钟,还出现了没有小便等多器官衰竭的症状。
  ICU副主任吴彬介绍,急诊验血发现,是王先生的甘油三酯过高引发的胰腺炎。正常人甘油三酯指数约为1.5,王先生高到40,“一管血中,大部分是乳白色的油脂。”吴主任说,王先生的病情很重,已经出现休克状态,皮肤湿冷、呼吸窘迫、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凝血障碍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情况危急,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紧急对王先生进行升压治疗,半小时内让他的血压恢复正常,同时采用机械通气、血浆灌流、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经过医务人员整整2天的不懈努力,应用双重血浆分离新技术分离出黏稠、表层还会出现白色的像乳一样的甘油三酯,才将体内多余的甘油三酯“过滤”至正常范围。净化后的血液流回王先生体内,他的意识和呼吸逐渐恢复了正常。三院又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生命。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王先生被转回普通病房,随后平安出院。临出院前,他特意送来一面锦旗,赞扬三院的医疗技术。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28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