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任”名医效应凸显 “厦门论坛”大腕云集
201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厦门论坛名家云集。
201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厦门论坛日前在厦门举行。此次会议由厦门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承办。会议邀请到国内多位顶尖专家授课,展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传递最新耳鼻咽喉医学理论知识、技术和诊疗理念,积极促进和推动了厦门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加强了省内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广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患者带来诊疗新希望。
文/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高树灼
1、明星效应凸显,医学大腕云集
在福建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界的诸多学术会议中,这次会议无疑最为“高大上”,授课专家的“豪华阵容”令不少学员为之感叹。
与会专家主要包括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全军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东一教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候任主委、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高志强教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鼻科组副组长、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王德辉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医院院长文卫平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原主任委员、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道行教授,“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李华伟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大连市中心医院五官医学部主任张庆丰教授,全国儿童睡眠医学协作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刘大波教授,长庚医院林口总院耳鼻喉头颈部肿瘤科康仲然教授。
一个由厦门主办的学术活动何以能吸引国内顶级专家组团参加?秘诀在于“明星效应”。
近两年,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实施以“双主任制”为重要抓手的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发挥名医名师引领作用,构建人才和学科“造血机制”。借此契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引进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听觉及言语疾病科主任,上海市人工耳蜗工程中心主任李华伟教授,担任科室主任,全面负责科室发展。李华伟教授是“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在业界颇有影响力。此次,李教授在厦召开学术会议,国内权威专家纷纷前来“捧场”,福建省各地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也都慕名而来,想趁这难得的机会一睹大家风采,学习最新的技术和理念。
2、技术不断创新,微创渐成主流
李华伟教授介绍,本次论坛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涵盖了颅底外科、面神经外科、头颈外科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前沿发展领域,着重研讨听神经瘤、鼻颅底肿瘤、中耳炎并发症等复杂疾病的诊治策略及理论基础,突出讨论关于鼻内镜手术、听力重建手术、电子耳蜗植入手术及耳鼻咽喉科等离子临床应用等技术的发展和经验技巧。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鼻咽部良性肿瘤,常发生于男性青少年,因肿瘤含有丰富血管,容易出血,故又称“青春期特发性鼻出血”。患该病后,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按照传统手术方法,术中会大量出血,输血两三千毫升是常有的事。此次论坛上,专家介绍了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内镜手术策略,让学员们很受启发。借助鼻内窥镜,手术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出血量能减少到原来的1/4-1/5,创伤大大减少,一些小的血管瘤,术中出血量可控制在一两百毫升范围内,手术后第二天患者就能出院。
专家们还谈到额窦手术技巧。有些人前额部胀痛,到处查不出病因,最后才发现是额窦炎症引起的。额窦因为解剖结构特殊,手术很棘手,难度高,目前国内能开展额窦手术的医院非常少。以前做额窦手术,先把前额的骨切开、翻开,拿掉骨头,再从上向下打窦道,在里面放置硅胶管,管子要放几个月,对病人来说很折腾。现在,借助鼻内窥镜,手术器械从鼻腔进入,从底下往上进入额窦实施手术,外面没有创伤。
3、独创手术让面瘫患者告别口眼歪斜
在本次论坛上,李华伟教授专门讲授了中耳手术如何避免面神经损伤。
“有正常表情的人,根本无法体会面瘫病人的痛苦。”李华伟解释说,颅面部神经密布,与耳部结构紧密相邻。做中耳手术时,稍有不慎就容易损伤相关神经,导致面瘫、全聋,这对患者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以前医学界对这一问题不够重视,现在,李华伟通过总结,把重要的解剖结构、常见病因罗列出来,帮更多的医生强化保护面神经的意识,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李华伟还开创性地开展了迷路上间隙入路面神经减压术,专门用于治疗面瘫。李华伟在厦门坐诊时,曾接诊过一位十几岁的男孩阿华(化名)。阿华因为交通事故发生脑外伤,进而出现面瘫,口眼歪斜,听力也受到损伤,吃了很多药,但效果不佳。阿华不能笑,眉毛不能抬,眼睛闭不上,连睡觉都睁着眼睛,日子过得十分痛苦。李华伟仔细阅读了他的影像片子,发现有一块极微小的骨片(约2毫米)压住了面神经,这正是导致面瘫的始作俑者。他及时为阿华手术取出骨片,同时实施迷路上间隙入路面神经减压术。一个月后,阿华来复查,面瘫消失了,听力也得以保留,看起来就和正常男孩一样。
4、在厦门打造全国知名的精品论坛
“我们在上海每两年举办一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国际论坛,反响很好。以后,我们要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厦门论坛打造成在全国都具备影响力的高端精品论坛,进一步提升第一医院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推动整个福建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发展。”
李华伟说,加盟第一医院一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多方面得到提升加强,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前,该科举办的学术论坛主要惠及厦门医生,一般是邀请某个领域的专家来厦授课、示教;这次论坛邀请到多个领域的顶级专家授课,主委、候任主委,北京、上海、广州的重量级教授都来了,对整个福建省形成辐射力;今后,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在全国具有知名度的精品论坛。届时,办会规模会更大一些,借助‘名家效应’,我们会邀请更多学界大腕儿参加。以后,全国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都知道,每年11月份厦门有个高端论坛,汇集了最前沿的理念、最先进的技术,很值得去参加。”
【链接】
重视人才培养 推动学科发展
2毫米的微小骨片压迫面神经,专拍片子的影像科医生也看不出来,李华伟却能一眼揪出罪魁祸首,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令人叹服。
“耳部扫描拍片一般能扫描到3毫米-5毫米的病变,2毫米的骨折片的确很难发现。”李华伟说,耳部的骨结构有其特点,从片子上看,硬骨质是白色,软骨质是毛玻璃状,当你在毛玻璃上看到一道细微的骨折线,骨折线旁有白色的硬骨质,那基本可以判断是碎骨片。”这双“火眼金睛”,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练就的。
李华伟担任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后,坚持以高标准来要求科室的医务人员。比如,他强调,外科医生不能只看影像学检查报告,对本专业的影像学片子要多加钻研,尤其要注重甄别细微病变,要比影像科医生看得更精准。
除了手把手地指导,李华伟还很重视让医务人员“走出去”学习。目前,第一医院有2名医生正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学习耳显微外科,另有2名护士即将赴上海接受培训。接下来,李华伟计划通过人才引进等措施,进一步加强鼻颅底手术的人才力量,全面提升科室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