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蚊预防登革热
名医名片
姚亚奔,男,医学硕士,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科主任;1997年皖南医学院本科毕业,2006年中山大学硕士毕业,曾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工作,有近10年急诊工作经验,擅长各种内科急危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救治;在省级和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急诊症状诊断学》(人民中医出版社)、《实用临床中毒急救》(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的编撰。
白纹伊蚊,也是我们常说的“花蚊子”,在广东暴发的登革热就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科主任姚亚奔介绍,岛内外农村、公园、小树林等地方常能看到白纹伊蚊。在有传染源的情况下,作为媒介的白纹伊蚊才在叮咬人体时将病毒传播给人。其实,登革热并不可怕,该病通常预后良好。
姚亚奔提醒,这种蚊子在秋季可能还会增多,改变不良用水习惯,清除蚊虫孳生,避免被蚊子叮咬,是预防登革热最好的方式。
【认识白纹伊蚊】
源于东南亚
目前,白纹伊蚊在我国很常见。据悉,其源于东南亚,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里,迅速入侵到其他大陆。白纹伊蚊是东南亚和中国的常见蚊种。
叮人的蚊子一般是母蚊子,它们为了产卵要从动物血液中获取蛋白质等营养。白纹伊蚊在公园、树林、小区绿化带很常见。由于其只喜欢在洁净的积水中滋生,因此市民家中养花草容易滋生该蚊。
喜白天活动
这种蚊子一般在立秋后会增加很多,比较喜欢在室外活动,但亦会飞进百姓家里。下午是它们的活动高峰,出现频率比上午高。母蚊子为了产卵,非常活跃,吸血凶猛,白天也叮人。
爱坛坛罐罐
白纹伊蚊喜爱公园、树林、空罐或者有水洼的地方。成蚊栖息在树丛里,偏好在细小的积水上产卵。它们还比较“高冷”,除了吸血时靠近人类和其他动物外,照顾“家眷”、幼蚊时则喜欢安安静静地待在阴凉的环境。
白纹伊蚊主要生活在人工容器,如各类缸、罐、坛、盆、瓶、轮胎等的雨后积水中。
会传播乙脑
姚亚奔表示,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3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白纹伊蚊除了传播登革热外,它们还是传播乙型脑炎的帮凶。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子传播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该病病死率高,且部分人留有严重后遗症、终生致残。
乙脑潜伏期一般在10天至14天,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未免疫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少年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
【登革热啥症状】
登革热临床表现:发热、出疹、出血。姚亚奔称,登革热早期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骨头酸痛,有的病人还出现皮疹。凡遇发热、皮疹、骨及关节剧痛和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本病;有明显出血倾向,如出血点、紫斑、便血等,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者应考虑登革热;在本病过程中或退热后,病情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同时伴周围循环衰竭者应考虑登革休克综合征。
支招
做好预防是关键
对于登革热,最佳的预防方法是清除家居、学校、工作地点及附近的积水,防止蚊子孳生,以及避免被蚊子叮咬。
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读者应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还要防止积水,清除伊蚊滋生地,尽量避免用清水种养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值得一提的是,当你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最好请教医生。
延伸阅读
雨水多气温高
登革热易传播
登革热并不新鲜,这种病毒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超过1亿人感染此病,25亿以上的人受此病威胁。登革热现已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究其历史根源,广东的登革热也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改革开放后,原本产生于热带地区的登革热随着日渐频繁的人员交往和流动,开始出现在佛山、广州等南方城市。每年7月到11月一直是广东登革热高发期。但此前并没有像今年这样出现大规模疫情。
广东今年登革热之所以如此凶猛,和周围东南亚、中国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疫情严峻有一定关系。除了周边国家地区登革热流行导致输入性传染源增加以外,今年的气候也是原因之一。据专家分析,今年雨水多,造成登革热媒介伊蚊增加,继而蚊媒密度上升。此外,广州今年夏季超高温天气多,也造成伊蚊的生长周期缩短、密度增加,使得登革热病毒更适合在蚊媒体内复制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