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今日热点 >> 查看内容

非洲归来发烧昏迷 不是埃博拉是疟疾

2014-10-16 15:25:37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722

28岁小伙西非务工回来出现发烧症状,随后陷入昏迷,专家在其血液中找到疟原虫,解除埃博拉“警报”

  

在非洲国家,一个小女孩正从一堵写着“阻止埃博拉”的墙壁前走过。   新华社发


   28岁的贵州小伙今年6月被外派至西非,9月底回国,10月10日出现发烧症状,病情突然进展至深昏迷状态。专家曾高度怀疑他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所幸小伙的血样送到省疾控中心后,专家找到了疟原虫,才解除“警报”。昨日,这位小伙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被确诊患有输入性疟疾,而且是疟疾中最严重的脑型疟疾,至今仍处于昏迷状态中。
   据小伙的亲属介绍,小伙多次前往非洲务工。今年6月,他再次随建筑队前往西非务工,9月底回到中国,9月30日从广州到厦门探访亲友。10月10日,他开始出现发烧,并伴有寒战等症状,以为是平常性感冒,随意在小诊所拿了些感冒药服用后,病情仍持续恶化。10月14日傍晚,亲友见他的身体及精神状况明显变差,将他送至岛内一家综合性大医院就诊。医生询问病情时,得知他刚从西非几内亚回国,担心他在非洲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第一时间上报厦门市卫生和计生委。
   当天晚上,厦门感染疾病专家赶至该院时,这名患者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中,对任何触碰都没有反应。
   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吴晓鹭说,该名患者昨天凌晨转至杏林分院,血样第一时间送至省疾控中心进行化验,昨天下午,省疾控中心证实在血样中找到疟原虫。目前,已经给予抗疟疾治疗,由于患的是疟疾中最凶险的脑型疟疾,虽然生命体征平稳,但已出现偏瘫的迹象。
   吴晓鹭介绍,疟疾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发病时间的快慢与寄生虫侵入的量有关。从疫区返程且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者,应当立即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由于厦门与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度流行的国家和地区人员往来频繁,因此输入性疟疾每年都有病例发生,特别是输入性恶性疟疾,很容易发展成脑型疟疾而死亡。市民在前往这些地区旅游时,一定要做好防蚊工作。

名词:埃博拉
   “埃博拉”是刚果(金)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
   “埃博拉”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它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出血热,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天至21天。

问答
   问:谁有埃博拉病毒传染性?
   答: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为2到21天,在潜伏期内,携带病毒的人不具有传染性。但接触过埃博拉病毒的人一旦出现发烧、疲倦、肌肉疼痛、头痛和喉咙痛等初期症状,就立即具有传染性。
   问:哪些体液携带病毒?
   答:埃博拉患者的血液、粪便和呕吐物最具传染性。此外,在埃博拉患者的乳汁、尿液和精液中也存在病毒。晚期埃博拉患者的唾液也携带病毒。即便埃博拉患者最终康复,病毒在其精液中还会存留至少70天。
   问:埃博拉病毒如何人际传播?
   答:埃博拉病毒通过黏膜组织进入人体,比如嘴和眼睛。伤口和破裂的皮肤也能成为病毒侵入点。此外,除直接接触患者体液外,也可能通过接触受到污染的衣物等物品而感染病毒。
   问:埃博拉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吗?
   答:不能。世卫组织说,在此次和以往历次埃博拉疫情中,都未发现埃博拉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病例。
   问:普通人在旅行中如何防护?
   答:普通人在旅行中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几率非常低。但人们应该避免与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有身体接触,这些人可能表现出发烧、头痛和喉咙痛等早期症状,或者呕吐、腹泻、出疹、牙龈出血等晚期症状。此外,人们在旅行中应该经常用酒精消毒双手,以及用肥皂清洗脏手。(据新华社电)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3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