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驻店药师仍卖处方药?提醒:药师不在岗应停售
现象:我市一些药店没有驻店药师仍出售处方药
原因:执业药师供不应求,把资格证拿去挂靠
提醒:处方药一定要在药师指导下购买,举报电话12331
执业药师不在岗时应挂牌告知,并停售处方药。
生病了,懒得跑医院,图方便去就近的药房买药。然而,又生怕“吃错药”,希望能得到执业药师的提点推荐。可是,在厦门的一些药店里,您可能找不到“执业药师”坐镇。所谓的处方药可随意买到,可谓“药”啥有啥!
【探访】
执业药师去哪儿?
“帮老板转账、休假、出门办事”
近日,记者先后走访了思北、火车站、莲坂、江头等地的多家药店发现,多数药店的公告栏上都标示出店里执业药师的学历文凭、证明等详细资料,还有一些药店设立了“药师”专柜。然而,也有一些药店存在药师不在岗的情况,如位于禾祥西路的国大和湖滨大药房,均没有执业药师驻守店中,仅摆着“药师”的工作证。
“喉咙不太舒服,可能有点炎症,可以开点头孢拉定胶囊吗?”记者走进报业大厦对面的彩芝林药房询问道。
“有医院开的处方吗?”面对记者的询问,店员显得比较谨慎。而当得知记者手中没有处方时,她委婉地表示“最好不要买”,但也并未明确拒绝。当记者询问“执业药师在哪”时,店员称:“药师每天早上都去帮老板转账,不在店里。”说罢,她立即从抽屉里取出一块写着“药师不在岗,暂停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牌子放在桌上。
而在吕厝的宏仁堂药店,店员却非常大方地表示可以购买头孢拉定胶囊,并没有要求记者出示医生处方。
“有没有执业药师来指点一下?”当记者提出让对方出示执业药师资格证时,店员支支吾吾地回答称:“药师下午4点半左右可能才会在店里。”
在火车站、莲坂附近的多家药店内,记者同样只看到了墙上贴着的“执业药师证”,却并未看到药师的“庐山真面目”。问及是否有长期“驻店”的药师时,店员多用药师“休假”、“有事”、“出门办事”等理由简单回应。
【调查】
业内人士:
个体药房“挂靠”现象较普遍
据了解,厦门目前已注册的执业药师仅有978人,其中800多人都在零售药店内任职,剩余的100多人在批发生产和食用的厂家就职。这样的执业药师人数远远满足不了上千家药店的需求。
于是,执业药师们有了“挂靠”商机——把资格证挂靠在店里,由店员随便开药,药师“驻店”根本无从谈起。
针对这个现象,记者咨询了百泰药房的执业药师徐药师。“挂靠执业药师的现象在个体药房确实较为普遍。”据她所知,除了一些大型连锁药房会确保店内有常驻执业药师以外,其余个体药房的执业药师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
“药店的执业药师不可能有休长假的情况,大多数时候都会亲自审核处方。即便有特殊情况,也会由店中有经验的药师、从业药师代为审核。”徐药师说,个别小型药店往往出于成本考虑,不会聘请常驻执业医师,从而出现了“挂靠”的情况。
市药监局:
执业药师“挂靠”药店不合法
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由于执业药师的不足,在类似鹭燕、光华等大型连锁药房里,也开始实行“电子审方”的办法。
“也就是说,市面上有四五十家连锁门店的企业,可以统一雇佣三到五名执业药师,将他们安置在企业总部,通过网络审核门店送来的处方单子。”市药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然而,对于小型药店,这种办法是不可行的。
“小型药店就必须遵守每店至少一名执业药师的规定,且一名执业药师只能有一个执业单位,决不允许‘挂靠’。”工作人员说,若遇到执业药师不在店的情况,门店不允许出售处方药。
【法规】
有执业药师才能卖处方药
根据去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每家药房至少需要配备一名执业药师,负责处方审核并指导购药者和合理用药。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经营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时,应当挂牌告知,并停止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
【数据】
今年已处罚17家药店
2014年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分局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发现17起药师不在岗销售处方药的违法行为,共对17家零售药店予以处罚。
“根据法规,处罚的是执业药师就职的药店,而对于执业药师本人的处罚并没有明文规定。”执法人员说,对于整天不在岗的“挂名药师”,市药监局只能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并降低所在企业的信用等级。
市药监局表示,若市民发现药店无执业药师却售卖处方药的情况,可拨打举报电话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