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鹿茸别乱吃或致孩子早熟 盲目进补适得其反
2014-08-19 09:57:51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654
8月16日上午,第一医院举办了一场儿童生长发育科普讲座,众多家长赶到现场,向专家讨教“如何让孩子长高”。第一医院儿科连群主任提醒家长,矮小症发病率高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存在误区,导致孩子得不到及时治疗,最终错失长高机会。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内分泌组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高达9.9%,但治疗率不足1%。据了解,厦门市大概有2万名矮小症患者,但是正在治疗和已经治疗的仅有600个左右。连群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一直坐在班级前排、长期低于同龄孩子半个头,一年长不到5厘米,应及时带孩子到大型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治疗。
“一位妈妈带着18岁的儿子来看病,孩子身高只有1.53米,检查发现骨骺完全闭合,根本没有长高机会。那位妈妈当场哭着求我想想办法,说儿子已经表现出厌世情绪。”连群说,因为家长对矮小症认识不足,导致孩子遗憾一辈子的例子还有很多。
首先是“早长晚长论”,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现在比较矮可能是还没进入长高年龄,以后自然会长个。其次是“遗传论”,认为父母不矮孩子的身高一定没问题。其实,身高是由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有疾病的情况下,如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完全脱离遗传的控制。此外,一些家长见小孩偏高就不去关注身高问题,如果孩子八九岁就迅速拔高超出同龄儿童并出现性发育迹象,则很可能是性早熟,这种情况下,孩子骨骺会提前闭合,最终身高反而矮于常人,也就是“高儿童矮成人”。
连群特别提到,闽南人讲究“进补”,有些家长见孩子个小,就盲目地给孩子用补品或增高保健品。“人参、鹿茸等含有类似激素的物质,可能导致孩子早熟,不利于长高。而一些增高产品中含有激素,也会引发性早熟。”
“3岁-12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期,如果是生长激素缺乏,注射生长激素治疗的用量与体重成正比。所以,早诊早治效果好、花费少。”连群透露,第一医院儿科还将携手全国及福建省矮小人联谊会建立矮身材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科普讲座、义诊等方式,进一步普及矮小症防治知识。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内分泌组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高达9.9%,但治疗率不足1%。据了解,厦门市大概有2万名矮小症患者,但是正在治疗和已经治疗的仅有600个左右。连群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一直坐在班级前排、长期低于同龄孩子半个头,一年长不到5厘米,应及时带孩子到大型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治疗。
“一位妈妈带着18岁的儿子来看病,孩子身高只有1.53米,检查发现骨骺完全闭合,根本没有长高机会。那位妈妈当场哭着求我想想办法,说儿子已经表现出厌世情绪。”连群说,因为家长对矮小症认识不足,导致孩子遗憾一辈子的例子还有很多。
首先是“早长晚长论”,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现在比较矮可能是还没进入长高年龄,以后自然会长个。其次是“遗传论”,认为父母不矮孩子的身高一定没问题。其实,身高是由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有疾病的情况下,如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完全脱离遗传的控制。此外,一些家长见小孩偏高就不去关注身高问题,如果孩子八九岁就迅速拔高超出同龄儿童并出现性发育迹象,则很可能是性早熟,这种情况下,孩子骨骺会提前闭合,最终身高反而矮于常人,也就是“高儿童矮成人”。
连群特别提到,闽南人讲究“进补”,有些家长见孩子个小,就盲目地给孩子用补品或增高保健品。“人参、鹿茸等含有类似激素的物质,可能导致孩子早熟,不利于长高。而一些增高产品中含有激素,也会引发性早熟。”
“3岁-12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期,如果是生长激素缺乏,注射生长激素治疗的用量与体重成正比。所以,早诊早治效果好、花费少。”连群透露,第一医院儿科还将携手全国及福建省矮小人联谊会建立矮身材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科普讲座、义诊等方式,进一步普及矮小症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