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全市失能老人一万多 有职业资格证护理员不足五百

2014-08-09 23:31:49厦门晚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839

 

余琴用心护理老年人。


  老年人护理,许多人视为畏途。


张淇辉 摄


《厦门市2014年度家政服务培训工作方案》前不久公布,今年,我市计划开展老人护理等4个工种的培训,共4000人,其中,养老护理员有1200人。
养老护理员因此再度进入人们的视线。调查数据显示,我市有1.13万名失能老人,他们急需专门的护理员。但据粗略统计,我市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养老护理员不到500人,远远无法满足失能老人的需求。
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待遇如何?他们是怎样工作的?近日,记者走访了相关培训和养老机构,探寻问题所在。
  案例
  把对父母未尽的孝心 给了护理院的老人们
今年52岁的余琴,是市爱心护理院的一名中级养老护理员。两年前,她从湖北老家来到厦门,如今,她已是这里最受老人欢迎的护理员之一。
  1
刚上班先花一周时间
  摸清所有老人基本情况
在市爱心护理院12楼,和工友们一起服侍29名老人起居,是余琴每天的工作。这份工作很辛苦,但余琴说:“我喜欢,我跟老人有一种很自然而然的亲情,不仅会继续做下去,还要做得更好。”
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市爱心护理院,余琴正在陪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聊天。“老人家,您过去是做什么的?”她轻声问。“搞科研的。”老人回答。见老人上身没有穿衣服,余琴取过一件衬衫披在老人身上,又帮他把扣子扣好。离开房间时,老人满面笑容地跟余琴挥手。
余琴曾做过初中英语老师,办过幼儿园。儿女上大学后,她成了一名养老护理员。
“我一上班就把他们的姓名、年龄、病情、能不能走、能不能说话等都记清楚了,大概花了一周时间。”余琴说。“护士告诉我们,怎么样同老人交流,怎么样去抱他们,给老人翻身……我一下就喜欢这个工作了!”
“我母亲走得早,1980年我参加高考时她就走了。父亲生病的时候,我在深圳,只请了一个月假去照顾,到现在都心怀愧疚。”余琴说,她把对父母未尽的孝心给了护理院的老人们,工作中,她觉得很满足。“我把这些老人都看作小孩,要悉心照料他们”。
2
  每天早晨4点半就到岗 翻身泡茶喂饭挨个伺候
如果上早班,余琴要每天早晨4点半到岗,然后跟护士一起去给老人翻身。29名老人全部翻一遍,需要半个小时。而卧床不起的老人每两个小时就要翻一次身,每天要翻8次。
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的需求,翻完身后,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要在床上洗脸、刷牙、穿衣服,余琴和工友都要一一服侍。但总会有照顾不周的时候。一名老人有早上喝茶的习惯,一次,余琴因为忙忘了给他泡茶,老人生气地朝她吼:“怎么还没给我冲茶啊?”余琴马上给老人端来热茶。打那以后,她总是提前就把茶叶茶具之类的放好,再也没有忘记过。
“其实我每天都给他冲茶,但一次不给他冲,他就会觉得你不重视他。”余琴说。“过几天他们不生气了,会跟你赔不是。老人家脾气就跟小孩子一样,我能够理解。”
洗漱完毕,余琴把电视打开,给老人看新闻。到了吃早饭的时间,老人的口味不一,要“个性化对待”。有的爱喝豆浆,有的爱喝稀饭,有的老人消化功能不好,还要把稀饭、豆浆和馒头搅拌在一起,一勺一勺喂下去。对于这些老人的需求,余琴都记得清清楚楚。
3
  给老人擦大便是常事 有的一天要擦七八次
饭后,有的老人可以下床活动,余琴他们就把老人抬到轮椅上。“我可以抬得动100斤的老人,”余琴说。“将近200斤的,我们就要2个人去抬,一个抱胳膊,另一个抬着腿。”
老人们每天都要洗澡,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也是。如果不洗,老人身上就会有气味。
谈起洗澡,余琴有一大堆故事要分享。“有个老人不用洗发水,只用水冲,冲到心里很舒服了,才出来。还有一个老人皮肤溃烂,我们都要戴着手套、穿上套鞋,全副武装地去给他洗澡,洗完给他擦药。他洗澡要洗2遍,先用沐浴露洗,再用肥皂洗,因为肥皂有保护皮肤的功效。”
这位老人的处境很是悲惨。因为溃烂的皮肤会渗液,他不能穿衣服,擦过药后,就躺在铺着护垫的床上,被单蹦起来罩在床上,以免挨到身体。
“洗他一个人,要半个多小时,是一般老人两倍的时间。”余琴说。
至于脏活累活,余琴早已视为家常便饭。“给老人擦大便是经常的事情。有一个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每次换床单都要给他擦洗,一天要七八次。我开始不习惯,十几天都不大吃得下饭。”
4
  用心感受老人需求 痴呆老太见她才肯洗澡
步入暮年,一些不能自理的老人思维缓慢,但他们依然能感觉到余琴的爱和呵护。在护理院,一些老人就跟余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对她充满感激。
一名老人大概跟女儿关系不好,女儿从来没有来过,只有女婿会来看看。余琴决心照顾好他。护理他很麻烦,纸尿裤不能系得太紧,否则会浮肿。余琴不仅自己很在意这些细节,还细心指导其他护工照顾好他。
老人的山东口音浓重,余琴不太明白他说什么,老人患有帕金森症,又不能用文字表达心意,余琴只能“用心灵去感受”。“他能理解我,每次我来,他都给我敬礼。”余琴说。
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得了老年痴呆症,每次洗澡都要把拖鞋之类的东西拿到浴室,“怕丢了”。进去了也不肯脱衣服。“我去,她就愿意脱,洗完澡还说‘你是好人’。”余琴说。“这表明她能理解你,知道你对她好。”
“我很佩服这里的护士,把老人护理得这样好。她们年纪轻轻都能做好,我没有理由做不好。”余琴说。
  困境
  1
一看老人“东倒西歪”
  刚招来的护工吓得跑回家
不过,相比于余琴的安心工作,更多人对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敬而远之”——这也是多数民办养老院最头疼的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有时还需要忍耐力,比如有些失智老人很可能经常和你闹情绪,甚至冷不丁打你一拳。”霞辉老年安养中心院长林佩芬说,也因此,很多人不愿意当养老护理员。
明爱老人服务中心是我市少数拥有固定场所的民办养老机构,但招工难的问题从2000年开办至今就一直存在。院长尤全美说,本市居民一般都不愿意到养老院当护理员,来做护理的多是周边欠发达地区的。“区民政局也帮我们想办法,有一次还特意跑去漳州华安招工。”可让尤全美无奈的是,有好几次招到的工人一到养老院,看到“老人家东倒西歪”,吓得马上就跑回家了。
2
  多超40岁能吃苦耐劳
  但文化素质偏低培训难度大
目前,我市在民办养老机构当护理员的多在40岁以上,且大多文化素质偏低。卧龙托老院院长蓝群英说,这部分人的确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可是后期培训他们难度很大,“给他们讲要多些‘爱心’,可他们哪里明白。”尤全美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有些护理员连工资单上的签名都不会,送他们去培训,也不会做笔记,你怎么和他们沟通谈提高服务呢?”
社会工作者在养老服务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林佩芬告诉记者,一些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往往大于身体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这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才能办到的。“现在许多年轻人愿意来做,可他们的家长却反对。”林佩芬说,有些人认为,从事养老服务,社会地位不高,传出去难听,所以社会工作方面的人才在民办养老机构也一直稀缺。
记者了解到,现在已经有许多养老机构通过联系社会志愿团体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志愿团队毕竟是临时性的,要长久固定还是需要配备专职工作者。
声音
  护工好不好
  让人最操心
朱女士:我婆婆92岁了,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我们只好把她送进养老院。每回和丈夫去养老院看她,我们最关心的就是护工对她好不好。
我们夫妻俩也60多岁了,虽然能很好地照料自己,但要再照顾瘫痪的婆婆,就没这精力和体力了。我几乎每个星期到养老院两次,喜欢在午饭的时候去,因为想看看护工有没有按时按量给老人喂饭。
其实,老人家瘫痪在床,最需要的是有个耐心、肯吃苦的护工悉心照料,如翻身擦身体、换纸尿布、喂饭等。说实话,看到护理员那么辛苦地替子女做这些事的时候,我很感动,但心里又会担心:自己没在场盯着的时候,情况又会不会是这样呢?
苏女士:我爷爷今年80岁了,前不久得了中风瘫痪在床,我们想给他找个保姆,但是问了好几家家政公司,都没有专门的老人护理员。我们想把他送到养老院去,但是害怕那里的护工对老人不好,我们又监督不了。而我们一家人都在上班,平时没有太多时间照顾他,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链接
  护士也难招
  一批招来5个毕业生 4个同时“消失”
医务工作者作为养老机构中对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保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这个角色的招工难度大大超过了护理员。
林佩芬说了一故事,前年她从医高专招了一批五个护士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一个早晨,其中的4人招呼都没打就离职了。“在民办养老机构工作,待遇肯定不如在医院那么好。”林佩芬说,霞辉接收过医务工作者都是把这里当跳板,然后选择前往医院甚至是待遇更好的诊所。除了待遇方面,蓝群英认为考虑到未来的晋升也是医务工作者不愿留在民办养老机构的原因,因为养老机构不属于医疗机构,即使待得再久,也不能作为未来评定职称的参照。
因此,一些退休后的医务工作者颇得民办养老机构的喜爱,不过由于年纪原因,他们在体力方面难以和年轻人相比。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3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