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来看病不需要“打招呼” 对每一位患儿都上心
2014-08-20 08:49:00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750
厦门市第三届“林巧稚奖章”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吴谨准获此殊荣。
提起吴谨准,很多患儿家长都翘起大拇指。他是厦门规范化哮喘防治第一人,帮众多患儿解除了病痛。在他的带领下,第一医院儿科快速发展,先后成为福建省新生儿救护网络厦门市分中心、福建省儿童急救体系厦门市分中心、厦门市卫生局重点学科、福建省儿科专科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成为厦门儿童生命健康的守护神。“小孩得了疑难重病,赶紧到第一医院儿科”已成了厦门人的共识。
A、一人一桌一电脑 首推哮喘规范化诊治
上世纪90年代,儿童哮喘还没有引起国内医学界的重视。吴谨准在看诊过程中发现,一些小孩有频繁的气喘,吃药打针都只能暂时缓解,没多久又会复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们远离哮喘折磨呢?吴谨准上网搜查资料,无意中进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哮喘网站,他如获至宝,立即从网站上下载了200多页的全英文哮喘防治指南,并对照字典逐字翻译出来。为了这份指南,打印机的针都被他用坏了4根。
1996年,他开始依照指南上的方法对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检查和治疗。从这本指南上,他第一次了解到“吸入治疗”。当时全厦门都没有哮喘气雾剂设备,吴谨准就自己动手,把矿泉水瓶剪开,在可乐瓶上挖个洞,制成简易气雾剂设备,帮患儿做吸入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
有一次,一批北京来的哮喘专家来厦门调研,看到吴谨准在哮喘防治方面所做的努力,很是感慨。“没想到在厦门这样一个小地方,还有医生在不声不响地推广哮喘的规范诊治!”在这批专家中,有一位是首都儿科研究所的陈育智教授,她也是参与国际哮喘防治指南编纂的二位中国专家之一。“到儿研所来进修吧,学习哮喘治疗。”陈教授向吴谨准抛出了橄榄枝。
北京之行让吴谨准大开眼界。进修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国内最先进的哮喘规范化诊治技术,紧张、忙碌之余收获也很多。回到厦门,他主动向医院申请开设哮喘专科门诊。当时的儿科主任好心提醒他,“做哮喘没什么病人,你会‘饿死’的。”不过,吴谨准坚信“有什么样的医生就有什么样的病人”,专科做起来,病人自然会“闻风而至”。
1998年,第一医院儿科在全市率先成立哮喘专科门诊。起初条件比较简陋,诊室里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从测试过敏原、指导吸入用药,到登记患儿资料、打印科普资料,吴谨准一个人全包了。随着前来求治的患儿日益增多,门诊又逐步配备了医生和护士。
渐渐地,病人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哮喘规范化诊治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家长和患儿的配合。为了给家长们做宣教工作,吴谨准特地开办了“家长学校”。他精心制作了上百张的幻灯片,用患儿家长借给他的投影仪,为家长们上课。如今,家长学校已经办了近40期,好评如潮。
B、紧跟潮流 科技达人迷上“移动医疗”
吴谨准是个科技迷,学生时代就对计算机、无线电颇感兴趣。用他的话说,“如果没当医生我肯定去学无线电。”在实际工作中,他把浓厚的科技兴趣与医学结合起来,推动了学科发展。
参加工作没多久,他就开始用电脑编写儿童营养管理软件。当周围的人沉浸于用电脑“挖地雷”时,他自学通过了数据库语言考试。他和同事们比赛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一分钟能打365个字。当年在北京进修时,他还窝在地下室帮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编写了一个哮喘管理软件。2000年及2010年,吴谨准两次带领厦门市儿科哮喘协作组成员参加全国多中心的流行病学研究,承担厦门地区0-14岁儿童哮喘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他的儿童哮喘管理系统,为调查数据的搜集、分析贡献了不少力量。
吴谨准的手机里面下载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医学软件,有的能测血压,有的能测心电图。他本人也热衷于开发各种医学软件。他曾找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了一种电子听诊器。将电子听诊器连接在患者身上,就能详细记录心跳的强弱、节律等信息,并以声音的形式储存下来。与耳朵听诊相比,电子听诊更加客观准确,还能为日后分析病情提供资料。目前,他正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简易的肺功能仪,病人对着手机吹一口气就能测出峰流速值等。
如今,吴谨准又紧跟时代潮流,盯上了“移动医疗”这块大蛋糕。他还投钱做了患者的微信平台管理系统,患者只要在手机上输入个人资料,登录该系统,就能与医生互动,可咨询,也可通过一些软件做自我监测等,医生关注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及时提醒患者到医院复诊。“移动医疗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抢占制高点。我相信,随着一些专业软件的开发应用,以后半数病人都可以在家里就诊,不用来回奔波。
C、善于揣摩儿童心理 诊室变身游乐园
众所周知,儿科医生又苦又累。吴谨准一年要接诊五六千人次的哮喘患儿,2010年他在好大夫网站注册,他的主页如今已有400万人次浏览量,每天约3000多人次。如此大的工作量,他却能甘之如饴。
他注意到不少孩子到医院会感觉不舒服,甚至感到恐惧。为了帮患儿放松,他决定把儿科诊室变成儿童乐园。
走进第一医院儿科诊区,就可以看到播着卡通片的电视,诊室里还有许多供小孩玩的玩具,而吴谨准自己用的笔上也有一只卡通人物的头像。吴谨准说,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这些玩具都会定期更换。接下来,他还打算安装一套玩具轨道,让孩子们在诊室里“开火车”。
对于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吴谨准认为,有时是医生做得不好,有时是病人、家属情绪太过激动甚至无理取闹。但是,他希望自己带出来的医生“不因为一个病人的闹事,就对病人失去耐心,而应一如既往地给病人同理心和足够的关怀”。
日前,一位先天性呼吸障碍的患儿前来就诊。该患儿必须依赖呼吸机呼吸。为了让这位患儿在家就有呼吸机使用,吴谨准和医生们帮家长反复对比各种价位、各种品牌的呼吸机,最终找到一台价格合理又合适患儿使用的。吴谨准还特地联系厂家来医院,根据这名患者的情况调试合适的参数,细心指导家长如何操作。这位家长一开始对医生很不放心,通过各种渠道给医生“打招呼”,后来家长由衷地感谢第一医院儿科的医务人员,“只有你们对我的孩子这么上心。”吴谨准说,“我们要努力向家长承诺,在这里治疗是不需要‘打招呼’的,因为我们对每一位患儿都上心。”
吴谨准担任儿科主任后,经常用“工作的三个层次”来激励全科医务人员,第一个层次是“糊口”,第二个层次是“爱好”,第三个层次是“使命感”。“我不要求大家都肩负使命感工作,但至少要把工作当成爱好。”他还时常“威胁”科室成员“不敬业就失业,不爱岗就下岗。”
吴谨准任第一医院儿科主任期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儿科床位由原来的87张扩到133张,病房亦由原来的1层增加为3层,门急诊量由15万人次增至2013年的46万人次,住院病人由2800人次增至2013年的6600多人次。目前儿科共有三级专业11个,基本能满足厦门地区儿童疾病谱的需求。今年3月,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成立了7个专业学组,按照学组要求,只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能为每个专业学组都输送1-2位委员,这在福建仅此一家。
本期专家>>
吴谨准:
2006年被评为厦门市卫生局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2007年起任第一医院儿科行政主任,同年获福建医科大学儿科副教授职称。2008年起任厦门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同年获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委员。2009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2013年获任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4年担任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组长,获网民评选“全国百佳名医”。
提起吴谨准,很多患儿家长都翘起大拇指。他是厦门规范化哮喘防治第一人,帮众多患儿解除了病痛。在他的带领下,第一医院儿科快速发展,先后成为福建省新生儿救护网络厦门市分中心、福建省儿童急救体系厦门市分中心、厦门市卫生局重点学科、福建省儿科专科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成为厦门儿童生命健康的守护神。“小孩得了疑难重病,赶紧到第一医院儿科”已成了厦门人的共识。
A、一人一桌一电脑 首推哮喘规范化诊治
上世纪90年代,儿童哮喘还没有引起国内医学界的重视。吴谨准在看诊过程中发现,一些小孩有频繁的气喘,吃药打针都只能暂时缓解,没多久又会复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们远离哮喘折磨呢?吴谨准上网搜查资料,无意中进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哮喘网站,他如获至宝,立即从网站上下载了200多页的全英文哮喘防治指南,并对照字典逐字翻译出来。为了这份指南,打印机的针都被他用坏了4根。
1996年,他开始依照指南上的方法对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检查和治疗。从这本指南上,他第一次了解到“吸入治疗”。当时全厦门都没有哮喘气雾剂设备,吴谨准就自己动手,把矿泉水瓶剪开,在可乐瓶上挖个洞,制成简易气雾剂设备,帮患儿做吸入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
有一次,一批北京来的哮喘专家来厦门调研,看到吴谨准在哮喘防治方面所做的努力,很是感慨。“没想到在厦门这样一个小地方,还有医生在不声不响地推广哮喘的规范诊治!”在这批专家中,有一位是首都儿科研究所的陈育智教授,她也是参与国际哮喘防治指南编纂的二位中国专家之一。“到儿研所来进修吧,学习哮喘治疗。”陈教授向吴谨准抛出了橄榄枝。
北京之行让吴谨准大开眼界。进修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国内最先进的哮喘规范化诊治技术,紧张、忙碌之余收获也很多。回到厦门,他主动向医院申请开设哮喘专科门诊。当时的儿科主任好心提醒他,“做哮喘没什么病人,你会‘饿死’的。”不过,吴谨准坚信“有什么样的医生就有什么样的病人”,专科做起来,病人自然会“闻风而至”。
1998年,第一医院儿科在全市率先成立哮喘专科门诊。起初条件比较简陋,诊室里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从测试过敏原、指导吸入用药,到登记患儿资料、打印科普资料,吴谨准一个人全包了。随着前来求治的患儿日益增多,门诊又逐步配备了医生和护士。
渐渐地,病人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哮喘规范化诊治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家长和患儿的配合。为了给家长们做宣教工作,吴谨准特地开办了“家长学校”。他精心制作了上百张的幻灯片,用患儿家长借给他的投影仪,为家长们上课。如今,家长学校已经办了近40期,好评如潮。
B、紧跟潮流 科技达人迷上“移动医疗”
吴谨准是个科技迷,学生时代就对计算机、无线电颇感兴趣。用他的话说,“如果没当医生我肯定去学无线电。”在实际工作中,他把浓厚的科技兴趣与医学结合起来,推动了学科发展。
参加工作没多久,他就开始用电脑编写儿童营养管理软件。当周围的人沉浸于用电脑“挖地雷”时,他自学通过了数据库语言考试。他和同事们比赛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一分钟能打365个字。当年在北京进修时,他还窝在地下室帮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编写了一个哮喘管理软件。2000年及2010年,吴谨准两次带领厦门市儿科哮喘协作组成员参加全国多中心的流行病学研究,承担厦门地区0-14岁儿童哮喘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他的儿童哮喘管理系统,为调查数据的搜集、分析贡献了不少力量。
吴谨准的手机里面下载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医学软件,有的能测血压,有的能测心电图。他本人也热衷于开发各种医学软件。他曾找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了一种电子听诊器。将电子听诊器连接在患者身上,就能详细记录心跳的强弱、节律等信息,并以声音的形式储存下来。与耳朵听诊相比,电子听诊更加客观准确,还能为日后分析病情提供资料。目前,他正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简易的肺功能仪,病人对着手机吹一口气就能测出峰流速值等。
如今,吴谨准又紧跟时代潮流,盯上了“移动医疗”这块大蛋糕。他还投钱做了患者的微信平台管理系统,患者只要在手机上输入个人资料,登录该系统,就能与医生互动,可咨询,也可通过一些软件做自我监测等,医生关注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及时提醒患者到医院复诊。“移动医疗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抢占制高点。我相信,随着一些专业软件的开发应用,以后半数病人都可以在家里就诊,不用来回奔波。
C、善于揣摩儿童心理 诊室变身游乐园
众所周知,儿科医生又苦又累。吴谨准一年要接诊五六千人次的哮喘患儿,2010年他在好大夫网站注册,他的主页如今已有400万人次浏览量,每天约3000多人次。如此大的工作量,他却能甘之如饴。
他注意到不少孩子到医院会感觉不舒服,甚至感到恐惧。为了帮患儿放松,他决定把儿科诊室变成儿童乐园。
走进第一医院儿科诊区,就可以看到播着卡通片的电视,诊室里还有许多供小孩玩的玩具,而吴谨准自己用的笔上也有一只卡通人物的头像。吴谨准说,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这些玩具都会定期更换。接下来,他还打算安装一套玩具轨道,让孩子们在诊室里“开火车”。
对于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吴谨准认为,有时是医生做得不好,有时是病人、家属情绪太过激动甚至无理取闹。但是,他希望自己带出来的医生“不因为一个病人的闹事,就对病人失去耐心,而应一如既往地给病人同理心和足够的关怀”。
日前,一位先天性呼吸障碍的患儿前来就诊。该患儿必须依赖呼吸机呼吸。为了让这位患儿在家就有呼吸机使用,吴谨准和医生们帮家长反复对比各种价位、各种品牌的呼吸机,最终找到一台价格合理又合适患儿使用的。吴谨准还特地联系厂家来医院,根据这名患者的情况调试合适的参数,细心指导家长如何操作。这位家长一开始对医生很不放心,通过各种渠道给医生“打招呼”,后来家长由衷地感谢第一医院儿科的医务人员,“只有你们对我的孩子这么上心。”吴谨准说,“我们要努力向家长承诺,在这里治疗是不需要‘打招呼’的,因为我们对每一位患儿都上心。”
吴谨准担任儿科主任后,经常用“工作的三个层次”来激励全科医务人员,第一个层次是“糊口”,第二个层次是“爱好”,第三个层次是“使命感”。“我不要求大家都肩负使命感工作,但至少要把工作当成爱好。”他还时常“威胁”科室成员“不敬业就失业,不爱岗就下岗。”
吴谨准任第一医院儿科主任期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儿科床位由原来的87张扩到133张,病房亦由原来的1层增加为3层,门急诊量由15万人次增至2013年的46万人次,住院病人由2800人次增至2013年的6600多人次。目前儿科共有三级专业11个,基本能满足厦门地区儿童疾病谱的需求。今年3月,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成立了7个专业学组,按照学组要求,只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能为每个专业学组都输送1-2位委员,这在福建仅此一家。
本期专家>>
吴谨准:
2006年被评为厦门市卫生局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2007年起任第一医院儿科行政主任,同年获福建医科大学儿科副教授职称。2008年起任厦门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同年获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委员。2009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2013年获任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4年担任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组长,获网民评选“全国百佳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