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护航妇儿健康 提升幸福指数

2014-07-21 08:55:03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1058

让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满意是厦门妇幼人矢志不渝的追求。(资料图片)

呵护新生儿,妇幼医务工作者坚守对生命的承诺。(资料图片)

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永远感召并净化着每一位厦门妇幼人。(资料图片)

2009年4月25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启用22层综合楼。(资料图片)

腹腔镜等微创手术。(资料图片)本版图片/市妇幼供图

  一座医院55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一座城市蓬勃发展的缩影。

  从创建、撤销,到恢复建制、撤所建院,妇幼保健院几经搬迁,几代妇幼人执着坚守,越来越多的患者一路追随。

  踏过风雨征程,穿越时空积淀,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厦门经济特区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也以腾飞之姿,扎根于美丽的鹭江之畔,妇幼人用勤劳与智慧,铸就医院跨越式发展的不朽神话。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院党委书记张明河心潮澎湃,“传承!发扬!跨越!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笃定。今天的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正朝着建设国内顶级、与国际接轨的妇幼保健院、妇儿专科医院的目标阔步前进,妇幼人正满怀热情继续谱写妇幼卫生事业的崭新华章!”

  A 技术领先 患者慕名而来

  上世纪末,厦门妇幼保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临床诊疗长期滞后,与特区广大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形成强烈反差。1996年撤所建院后,医院招聘了一批临床医务人员。

  1998年,妇保部迁入溪岸路174号。由于业务用房被鉴定为“危房”,医院虽然引进了专业人才,但产科仍然没法开展,只设置了12张妇科观察病床。人手不足,设施简陋,诸多困难都没能阻挡妇幼人奋勇前进的步伐。医务人员在困境中求发展,成功地将妇科手术等业务开展了起来。

  那时候市妇幼保健院还没进医保,病人看病都得自费。医务人员完全靠着过硬的技术、温馨的服务、真诚的态度来留住病人,赢得患者的信任。

  1998年的一天,医院收治了一位子宫肌瘤患者,需要手术切除。当时,患者躺在手术台上,由于脊柱麻醉不太顺利,医生又在患者腹部手术部位局部注射麻药。由于是局麻,患者腹部肌肉仍紧张,增加了手术难度;而且,局麻持续时间短,这就要求手术必须尽快完成。顶着巨大压力,医生又快又好地完成了这台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得很顺利。此后,子宫肌瘤、宫外孕等手术逐步在市妇幼开展起来,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

  撤所建院后,市妇幼保健院积极引进先进的临床技术,1999年便派专家赴上海学习腹腔镜技术。借助腹腔镜,原本要开一二十厘米刀口的手术,只需要在肚皮上打几个小孔就能完成。当时腹腔镜技术堪称高新技术,在全国开展得很少。

  1999年,医院收治了一位人流手术子宫穿孔、大网膜嵌顿的患者,运用腹腔镜技术,医生成功修复了穿孔的子宫。随后,医院又顺利地为不孕症病人开展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手术,这是厦门最早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现在,市妇幼保健院仍是厦门开展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最好的、例数最多的医院。

  经过多年的发展,2012年12月,市妇幼生殖医学中心通过卫生部专家组验收,正式运行。这是厦门地方医院第一家。

  B 冲破困局 立志做大做强

  作为市妇幼引进的专家之一,李健来厦门之前,在外地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工作,来厦门后,女儿曾问她,“妈妈,你为什么要来一家像卫生院一样的小医院呀?”这番话对李健触动很大。医院规模小、临床诊疗起步晚,就连邀请外面的专家过来帮忙手术,人家都瞧不上。担任院长后,李健告诫自己:必须改变现状,医院不发展,就没有学术地位,医院发展了,职工才有尊严,医院才有希望。

  激励医院领导班子谋求发展的另一个动力就是,推动厦门妇幼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保障广大妇女儿童的生命健康。这也是几代妇幼人一直追求的目标。眼看着老人带着孙子孙女,孕妇挺着大肚子,气喘吁吁地爬着楼梯一步一步上6楼听健康宣教课,医院领导班子下定决心:医院的发展水平要与厦门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一定要把医院做大做强,让厦门妇女儿童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不仅要赶超省级医院水平,还要努力赶上全国水平。

  C 接连扩建 突破用房瓶颈

  医院要发展,突破口在哪里?全体妇幼人很快意识到:房子,是医院发展的瓶颈。要想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没有房子,一切都是空话,只能被困死!

  时任院长的李健和书记林勋开始四处奔波找房子。最后,医院以年租金100万元租赁松柏太平洋广场三楼作为临时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4745平方米。在这里,医院有了正式的病床,产科、乳腺外科、新生儿科等逐渐开展起来。

  但是,租房绝非长久之计,医院一直在积极寻求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给我们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医院领导这样向市领导表决心。

  市领导给了这个支点,而妇幼人也没有让市委市政府失望。

  2002年,市政府对全市卫生资源布局进行全面调整,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决定将位于镇海路的市中医院迁建至江头,中医院的在建大楼由妇幼保健院接手。

  2003年,医院获准使用第二名称“厦门市林巧稚妇儿医院”,并定位为三级专科医院。

  2004年5月,医院正式迁入镇海路10号,建筑使用面积达到14040平方米,床位也由原先的60张增至150张。就这样,医院在美丽的鹭江之畔扎下了根,踏上新的征程。

  2004年,市妇幼搬到镇海路后,150张病床很快住满。没多久,市领导来医院视察,坐电梯时,等了好几趟,都上不去,因为病人实在太多了。由于病房爆满,一些产妇不得不住在走廊里。这次视察,给市领导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百姓快速增长的医疗需求,还有市妇幼保健院整洁的环境、有条不紊的工作流程和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此后,市妇幼保健院几度扩建。到2009年,医院病床增加到500张,占地面积达到1.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增至6.5万平方米。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得以成功突破。

  D 晋级三甲 实现一步到位

  房子问题解决了,学科逐步完善了,医院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然而,敢闯敢拼的妇幼人没有就此满足,而是迈向更高远的目标——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1996年才由“妇幼保健所”升格为“妇幼保健院”,大部分临床科室2000年后才建立起来,一出手就直奔医院最高等级——三甲,市妇幼保健院“创三甲”的消息一传开,很多人认为不可思议。

  创三甲之路注定崎岖艰难,但妇幼人没有退缩,他们坚信:事在人为!

  创三甲,软硬件都要过硬。漂亮的大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盖大楼的目的也是为了筑巢引凤。2001年后,医院加大了人才招聘力度,通过大力引进人才,妇幼保健院的学科建设进步飞快。

  2009年12月,医院顺利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甲评审,评审专家惊叹,“你们这么短的时间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创造了医院发展的神话!”2010年3月,医院正式获批“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成为闽西闽南地区第一家、全省第二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12年,医院获批编制床位700张,人员编制1280人,医院步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

  E 创新引才 实行双主任制

  2013年5月,医院领导班子调整,党委书记张明河兼任副院长,主持医院工作。新的领导班子在传承、发扬妇幼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继续带领妇幼人开创新的辉煌。

  一年多来,市妇幼保健院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科研、对外交流也不断取得新成绩,管理理念、专业技术、服务模式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开创性地推行“双主任制”人才引进模式。

  所谓“双主任制”,是近两年来市卫生局为解决公立医院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难题而采取的一种柔性引才模式。医院某科室在聘任本院主任的同时,聘任从院外柔性引进的学科带头人、国内知名专家也担任这个学科的主任,全面负责该学科的发展。

  新生儿是最脆弱的生命,新生儿救治向来是儿科的重点和难点。在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正式实行“双主任制”,特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陈超教授担任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助力我市新生儿医学发展。在陈教授的指导下,市妇幼保健院学科发展再上台阶,尤其是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水平将更上一层楼。

  F 敢为善为 防治齐头并进

  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全院职工共同努力,敢为善为,无论是预防保健还是临床诊疗,均取得累累硕果。

  去年,医院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专家组关于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的现场评审,成为福建省第一家通过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的专科医院。

  去年,市妇幼保健院以96分的高分通过验收,成为全省首家健康促进医院。除了开办健康教育学校,市妇幼保健院还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寓爱于教,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将点点滴滴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融入人们生命的血脉,构筑起母婴健康的坚实防线,让健康的生活方式孕育出更加美丽的生命,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今年,医院通过国家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现场评审验收,成为闽西南地区首家国家级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作为福建省内率先开展内镜技术的医院之一,医院的宫、腹腔镜技术已在妇科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显著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近90%的妇科手术均可在妇科腔镜下进行,尤其是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更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今年,福建省首个国家级盆底障碍防治项目培训中心在该院挂牌,在挂牌仪式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蔡纪明对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该中心将承担全省范围内的盆底功能障碍筛查、防治、诊治、康复等各类人员的培训、认证等工作,切实提高我省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水平,为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做大做强是我们的目标。”党委书记张明河告诉记者,目前医院正在积极筹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进一步整合全市妇幼保健网络,提升妇儿医疗保健水平,造福百姓,为政府分忧。

  G 人文建设 实现“两个满意”

  与此同时,医院领导班子积极响应市卫生局“做有人情味医者”、“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员工满意度”活动,文化建设收获丰硕成果,成为带动医院发展的重要动力。

  “无论是患者,还是员工,进到医院,都不希望感觉冷冰冰的。”张明河说,为了为患者提供更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采取多项措施,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如,招募拥有音乐特长的义工来医院演奏,让人们就诊的同时能够享受音乐的滋养,医院还与一些机构对接,已有数十位志愿者在医院,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今年上半年,医院启用无线WIFI,患者候诊时可以免费上网冲浪,缓解焦虑紧张情绪。现在,医院正在加紧改造急诊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为了给员工创造更愉悦的工作环境,医院从多方面关心职工,启动“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引导员工树立长远目标,并将医院、科室能提供的帮助进行细化,为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平台,帮员工追求卓越人生;建立院领导与员工沟通的通畅渠道,建立职能科室与业务科室联席制度,多沟通,及时帮临床科室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弹性排班制,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服务品质;开设心情栏,让员工勇敢展示喜怒哀乐;举办道德讲坛,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建设“文化长廊”,评选最美医者、最美病区,激励员工,弘扬林巧稚精神;设立各种协会,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解决职工停车问题,落实休假制度……

  正如张明河书记所说,“医务人员也需要人文关怀。我们的医务人员待在医院的时间比在家里时间还长,要让他们在医院感受到家的温暖。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去年,厦门市首次开展的医疗服务满意度第三方社会调查中,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的患者满意度和职工满意度均排名全市公立医院第一名。这让张明河深感欣慰。“我们的团队奋发向上,有朝气,有凝聚力,非常感谢我们的员工。”

  【链接】

  从12张病床到700张床位

  回首近10年来的发展史,市妇幼保健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院床位从12张观察病床发展到编制700张床位,年门诊量从8万人次增长到132万余人次,出院人数增长至3.1万人次,年分娩量达1.3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达2.1万余例,各项业务指标均以年均20%以上的增幅增长,已发展成为集预防、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妇儿专科医院,成为闽西南规模最大、设备最好、技术最全面的妇幼保健医疗机构。

  各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在几代妇幼人的努力下,厦门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01年的47.43/10万降至2013年的0/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1年的10.12‰下降到2013年的3.46‰,妇幼卫生各项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全国先进水平,为厦门市妇女儿童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荣获多项荣誉称号

  市妇幼保健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妇科内镜培训基地、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基地和儿科基地、福建省产前诊断培训基地、美国儿科学会中国教育基地、国家助听器验配师(四级)培训基地;福建省新生儿救护网络救护分中心、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厦门市产科诊疗质控中心、厦门市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厦门市听力筛查诊断中心、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技术培训中心、厦门市儿童自闭症早期评估干预中心;拥有产前诊断科、新生儿科、儿童神经康复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和产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小儿外科微创4个市级规划重点专科以及16个特色专科门诊。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福建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1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