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吨“问题玉米”在厦被扣 吃面制品偏多铝摄入量易超标
工商执法人员穿着大衣在冷冻库清点数量。
产品包装上未标注生产日期,货主也无法提供进货凭证。根据群众举报,筼筜工商所执法人员近日在我市湖光路某冷冻仓库内,查获了8500箱标示不明、涉嫌过期的玉米,总案值17万多元。据悉,这是近年来我市工商部门查获的最大一起食品违法案件。
近日,有群众向工商部门举报,称湖光路有人销售过期玉米。执法人员便衣调查核实情况后,6月3日上午,筼筜工商所对位于湖光路95号的某公司冷冻库进行了突击检查。
打开仓库大门,现场情况让工商执法人员大吃一惊,只见400多平方米的冷冻库内堆满了大量玉米,一名男子正蹲在地上点货。经工商执法人员仔细查看,这批玉米品名为“粘玉米”,是吉林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包装箱上标注有“速冻熟制品”字样,还有“绿色食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标志。但奇怪的是,这批玉米虽然标有“保质期:零下18摄氏度以下储存18个月”等字样,却均未标注生产日期。而当事人也无法提供这批玉米的进货凭证。
接受询问的货主邵某说,这批玉米是以每箱20元(每箱重2.2公斤)价格从田地里收购的,再以每箱40元至50元不等的价钱卖出,主要销往小超市和烧烤商贩和餐饮店。因为销售情况不好,他们才大量堆积在这个仓库里。经清点,这批货共有2500箱。
在该冷冻库内南边一角,工商执法人员又发现了6000多箱涉嫌超过保质期的玉米。在对另一名货主陈某进行询问,并查看仓库办公室电脑上留存的交易记录后,执法人员查清,这个批次的玉米共进了9000多箱,在保质期内销售了3000多箱,主要销往各大超市、市场和餐饮店。在超出保质期后,货主又售出了数百箱,主要销往养猪场。
工商执法人员当场将这两个批次、共计8500多箱,18000多公斤“问题”玉米全部查封,并展开立案调查。
目前,此案仍在调查处理中。
【法规】
经营问题食品
最高罚货值五倍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一项,预包装食品的食品标签上应该标注生产日期。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两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一)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二)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三)食品生产者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药品。
【提醒】
吃面制品偏多
铝摄入量易超标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
公告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公告最大的调整就是把以前可以使用在面制品中的含铝添加剂缩小到只能在某些食品中使用,比如油炸食品,像油条。在这样的情况下,含铝添加剂基本上降了一半左右。
据了解,北方人吃的面制品偏多,不少人的铝摄入量超标。标准调整之后,这些面制品中铝摄入量降低。
此外,膨化食品是儿童消费量比较大的食品,这次调整中基本上在膨化食品中不允许再使用含铝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