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安排学生停课种田 家长支持孩子“受苦”
厦门市教育局首次在学期中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插秧、种菜,在此之前,这类“务农”的社会实践活动只安排在寒暑假进行。
市教育局说,这是因为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已经实现常态化,可以全天候迎接学生。
市属学校初一学生将轮流“务农”
位于竹坝农场的厦门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集合了学军、学农、学工等功能。在今年以前,要么由于基地没有自己学生宿舍,要么没有专职教师,必须等到基地所处的竹坝学校放假后,才能腾出宿舍和老师,接待学生实践。
不过,随着基地宿舍完工,以及专职教师的到位,这个实践基地具备了全天候迎接学生的能力。市教育局说,这也揭开了厦门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活动“常态化”的序幕。据测算,基地常态化后,每年接待学生实践的数量将比过去增加6000人,即达到11000人。
本学期初,市教育局发出通知,要求市属学校轮流组织初一年学生到基地进行综合实践,每期三天。
从时间安排表上看,厦门二中、五缘实验学校已经完成实践,目前正在基地“务农”的是同安一中,接下去还有英才学校、音乐学校、科技中学、外国语学校,从下学期起,则轮到集美中学、厦门五中、双十、厦门一中、厦门六中。
中途“停课”担心惹争议
在学期中间“停课”务农,应该是这几年头一遭,市教育局德育处表示,并不能说“停课”,学生本来就有社会实践课的课时安排,只是以前没有条件。
不过,在通知下发前,教育主管部门曾担心会在家长中引发争议,但从现在看,这是杞人忧天。
上周,在基地田间插秧的同安一中学生在被问及此事时,大叫:我爸妈才不会了,他们一听说我们要来种田,都说:快去!快去!你们早该去锻炼了!
对于整日被小山式的作业包围的学生来说,更没意见了,这三天犹如“放风”。基地负责人黄老师表示,三天的活动里,既有插秧、种菜、犁田等传统农业的实践,也有大棚种植等现代农业,此外,还有糕点制作、军事拉练等活动。
学生们的收获从他们饭量可见一斑,黄老师说,从学生们到达基地第二天早餐起,食堂开始加大饭量,到第三天,达到高峰。
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务农
实践基地接待能力不够只能接纳直属学校学生
到实践基地务农锻炼对孩子的好处,毋庸置疑。不过,从目前看,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受苦”——只有直属学校的部分学生可以享受到锻炼的福利。
市教育局说,没办法,基地太小了。据介绍,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2007年启动,2012年7月挂牌,原本规划面积是100亩,不过,目前完成一期15亩建设后,二期陷入停滞。实践基地的老师为我们算了一笔账:目前基地学生宿舍理论容量是600人,即使理论容量来接待,一年举办40期,那么一年最大接待量是2.4万名学生,以2013年到2014学年全市中小学37多万名生来计算,轮一遍,要15年。
市教育局说,我们只好让市属学校学生先来。但是,即使这样,市属学校也不能一年轮一次,也只能部分年段学生才有机会去接受锻炼。
有消息说,各区也被要求建设这类青少年实践基地,但是,这一目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