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今日热点 >> 查看内容

血小板告急! 捐献者在哪?

2014-03-22 17:33:53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620

 

市民捐献血小板。


   “A型血小板告急!”、“急寻B型血小板志愿捐赠者!”最近,类似的求助信息在网上频频出现。
   记者调查得知,捐赠量远远赶不上需求量,市中心血库的血小板确实紧缺。但是每当媒体对此类求助事件进行报道后,针对某个特定病患的捐献量又远远大于所需。这两种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现象   血小板每日采集量  只能应对医院当天需求


   日前,网友“Daisysophie”发布微博,称舅舅因化疗,血小板降低,现急需B型血小板;网友“calis”则在本地论坛中发帖寻找A型血小板捐赠者……记者注意到,至少有三个以上网友发布此类求助信息。
   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仅是近期,长时间以来,各种血型的血小板都不太充裕。这与临床用血量不断增长紧密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市的用血量,无论是全血还是成分血,与2012年相比均增长20%。
   需求量增长两成,可是捐献人数却没增多。当前我市机采献血者队伍仅有3000多人,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血需求。此外,保质期仅有五天的血小板,在库存要求方面本身就受到限制,再加上医院用量不断增多,所以很容易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血小板每日采集量甚至只能应对医院当天的需求。
   市中心血站负责人表示,除了定期沟通稳固现有成分献血资源外,他们还将通过广泛宣传,发展新的献血员。

  矛盾   捐献者常常是“一阵风”  实际需要“细水长流”


   但是记者注意到,每当媒体刊登出求助捐献血小板的报道时,捐献者总会“如潮而至”。例如,本报刊登了网友“Daisysophie”的求助信息后,我市许多爱心人士纷纷前往市中心血站,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而这几天同样发布求助信息的多名网友,也都很快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解了燃眉之急。
   献爱心的行动固然值得肯定,但在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眼中,大批市民扎堆献血的现象就像是“一阵风”。
   “他们献血仅仅是针对一个人,但一个人的用血需求是有限的。”这名负责人向记者描述了她见到的场景:报纸、网络发起帮助某病患的呼吁后,前来捐赠血小板的市民围在血站门外,但当工作人员表示此人的用血需求量已经得到满足之后,原本决定捐赠的人群就转身离开了。
   “媒体报道的病患确实需要帮助,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不能忽视的是,还有许多没有被报道的病患,他们同样需要帮助。”负责人坦言,中心血站更希望捐献能“细水长流”,多一些致力于长期献血的捐献者,以保持血库血量的充裕,“如此一来,病患担心因血量紧缺而延误治疗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了。”


   释惑   回输血液不会交叉感染  恢复时间比献血更短


   据介绍,血库中的血小板告急,但普通血液的存储量却很充足。究其原因,还是血小板捐献者的不足,这就不得不提到血小板捐献过程的“特殊性”——不仅对捐献个体具备的条件有诸多要求,还需要耗费比普通献血多一倍的时间。
   “捐献血小板与普通献血有诸多不同,不少市民对此还很不太了解。”负责人介绍,其实捐献血小板就是捐献成分血的一种,通过全自动血液分离机直接从志愿者血液中提取血小板成分,再将剩余血液重新输回志愿者体内。
   但是,这样的捐献过程让不少捐献者望而却步。市民吴先生先后献过好几次血,却从未试过捐赠血小板,就因为他心存疑虑,他害怕回输的血液会污染,造成交叉感染引发疾病。市民沈女士也表示疑惑:捐献血小板会不会比普通献血更“伤身”?
   对此,市中心血站负责人解释说,捐献血小板是在完全封闭的血袋管路中进行,血液与机器并无接触,不用担心会有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另外,捐献血小板之后,机体其实比普通献血后恢复得更快,“仅需48小时就能恢复到采前水平,不用担心会更‘伤身’。”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01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