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医学毕业生须培训3年 考试合格才可从事医生工作
一项针对数十万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改革正在全国铺开:今后所有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必须接受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后参加统一考试,考试合格才可以从事医生工作。
此项改革的推动有望从整体上提高全国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基层医生也有望得到高水平的培训,缓解人才不足的难题。从长远看,也有利于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按照规划目标,2015年,全国31个省(区、市)要全面启动这一工作。2020年,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基本建立,所有新进医师从事临床必须全部通过规范化培训。届时,各级医疗机构均不能聘用未经过规范化培训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临床工作。
以前培训两极分化
目前,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一套完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比如美国,一名医学院毕业生从院校毕业后,想要成为医生,起码要经过三关:首先通过一次全国性考试,并面试申请医院,获得住院医师的机会,其次是为期3—4年培训,最后通过执照考试,成为一名合格医师。
中国是为数不多尚未建立这一制度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并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规范的毕业后教育,只是在工作岗位接受所在医院的培训。
“培训制度、内容、水平因单位而异,地区间差异悬殊。既缺乏严格培训制度,也缺乏统一考核认证。因此培训出来的医师水平参差不齐。”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司副司长王辰说。比如,同一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如果一个三甲医院,一个进入乡镇医院,几年之后,两人业务能力可能就会有天壤之别。进了三甲医院的毕业生,会接受高水准的培训,医疗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比如从上世纪2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在全国最早探索开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出一大批临床专家。在基层医院的,往往一进门就被固定在某个岗位,接触的病种单一且重复,医生水平也受到局限。事实上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医学生受聘进入三级医院,尽管会接受住院医师培训,但由于缺乏有效竞争机制,实践中往往存在以“高学历代替临床水平”的现象。
“多年来,中国医学教育只输送合格的毕业生,却没有提供合格的医生”,2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巴德年在上海的一次交流会上直言。
王辰认为,改革后不论学生分配到什么医院,接受的都是标准化培训,这有利于各地医疗水平的均衡发展。
七部委发文启动改革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16日,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公布《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这项针对数十万医学毕业生的改革已在全国铺开。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5+3”将成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主要模式,即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原则上培训基地以三甲医院为主,其他三级医院和二甲医院作为补充。培训期间,住院医师需按内科、外科、全科、儿科、精神科等不同专业方向进行,主要在临床科室轮转,着重提高直接面对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训结束后,进行统一标准的考核,合格者获得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也就是说,学生一毕业,不管未来去哪,先接受几年强制性培训,而这几年是一个医生掌握临床技能的定型期。同时,不是只有进大医院才有机会得到高水准培训,到基层卫生机构也会得到这样的培训。
按规划,2015年,各省(区、市)要全面启动这一工作,2020年,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基本建立,所有新进医师全部接受规范化培训。
2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上海召开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工作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亲自出席,相当于为推行这项制度改革作全国性的“动员”。
当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带队各地医院负责人以及媒体前往上海瑞金医院“取经”。2010年,瑞金医院已率先成为全国改革试点医院之一。
根据制度设计,医学院毕业生必须先接受培训基地医院的规范化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从医,一毕业就当临床医生的模式不复存在了。
改革借鉴“上海模式”
事实上,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已明确要求建立“国家层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0年前后,北京、浙江、天津、四川等多地开始试点,截至2013年,已有27个省份开展了类似的改革探索。
综观各地的试点,“上海模式”备受各界推崇。所谓上海模式,是指“统一准入、统一模式、统一考核”,从事临床工作,本科、硕士、博士分别至少培训3、2、1年后,才可以参加全市统一的住院医师培训结业考试,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接受各级医疗机构的聘用。培训期间,学生们还享受与在职医师同等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这笔钱由政府、培训医院和用人单位共同分担。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上海50所培训医院,累计招收住院医师8373名,经过培训,2493名住院医师取得合格证书,累计就业2460人,总体就业率达98.7%。
就瑞金医院的数据看,2010年至今共有215人完成培训,除了35%获聘瑞金医院,其余流向其他各级医疗机构。其中,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完成培训63人,除两人回原籍外,其他全部进入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新一轮医改要求“保基本、强基层”,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并提出90%的病都能在县域医疗机构解决。然而目前患者普遍对基层医院信任感不足,同时由于基层医院与三级医院水上的差距,也造成了患者过度向大医院集中的问题。从上海模式看,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包括基层医生在内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并通过政策导向,加大对全科医生等短缺人才的培养,亦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医改难题。
南都记者注意到,七部委推出的改革《指导意见》也借鉴了上海经验,要求各地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以保证培训的成本,地方政府对培训基地和培训对象给予必要补助,中央财政再通过专项转移支付予以适当支持。
不过,就此前已开始试点的情况看,多数省市缺乏相应的人事、财政支持,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培训水平差异大,难以保证培训质量。此外还有培训对象和培训医院动力不足等问题。
2012年11月,深圳多家医院闹起医生荒。有媒体分析,原因是此项改革使得医生培养成长周期拉长。此外,一些毕业生觉得改革增加了不确定。比如,按照上海的做法,住院医师先参加培训后再就业。这意味着去哪家医院,要等到培训后才能确定,由于缺乏对未来的预期,由此带来焦虑。此外一些地方,住院医师培训期间还面临工资待遇、户口、培训成本等诸多问题。
此项制度改革须协调多个部门,比如发改委、教育、财政、人事等,能否在全国顺利推行,仍需看地方的情况。2月13日启动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发言中,要求各单位要在回去后“立即动起来”,推动地方政府积极性。
上海瑞金医院一名参与改革的专家对南都记者表示,这项制度改革或许在短期看不出效果,“但七八年以后,你会看到新一代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这是一件利在长远的好事”,她对南都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