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医院动态 >> 查看内容

研发拉曼光诊查系统 让早期消化肿瘤无处遁形

2013-11-27 09:21:17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1107

 

  医生用拉曼光谱技术为患者诊治早期消化系统肿瘤。


   中山医院新大楼启用,为消化内科学科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记者  姚凡 摄)


   连日来,第四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消化专家,跨过黄河、长江,跨过台湾海峡,跨过太平洋,相聚在美丽的鹭岛,共同交流和分享消化病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目前消化各亚专科的新技术、新知识、新进展做出精彩总结与展示。
   本次论坛由卫计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台湾消化系医学会、台湾消化系内视镜医学会、香港消化病学会、香港消化内镜学会、厦门市医学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共同承办,是迄今福建省最大规模的消化病学盛会。
   消化系统早期肿瘤防治成为此次论坛的热点话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樊代明院士介绍,消化系统肿瘤占人体实体瘤的60%,其中,食管癌、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是华人最常见的五大消化肿瘤,早防早诊早治是对付这五大肿瘤的关键。
   论坛举办期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展的拉曼光谱诊断消化道早期肿瘤技术,引起了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借助拉曼光谱,可以精确诊断医生肉眼无法辨别的消化道早期肿瘤。
  

 消化道肿瘤高发,早期诊断治愈率达90%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全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国内最为高发的肿瘤。如何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仍然是医学难题。
   “像胃肠肿瘤,早期诊治治愈率可以达到80%-90%,而到了晚期,死亡率则高达80%-90%。人一辈子的钱最后几个月花光了,还很痛苦,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因此,提倡消化系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任建林教授介绍,“大量事实表明,肿瘤早期大部分是少有症状的;一旦身体提供‘信号’,也许已到了肿瘤中晚期。”他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有长期腹泻、便血或上腹慢性隐痛等症状,应该尽早做肠镜、胃镜检查,进行结肠癌、胃癌的筛查。
  

 拉曼光谱显神威,更早期诊断消化系肿瘤


   拉曼光是一种散射光,它的发现者曾获诺贝尔奖。拉曼光谱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技术、化学生物等领域。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何克裕教授在全世界率先将其用于消化系肿瘤的诊治,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密切关注。
   “我们研发出拉曼光诊查系统,目前已在几百位患者身上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它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经内镜黏膜切除肿瘤的边界定位及术后复查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敏感性、特异性。”何克裕教授解释说,拉曼光谱技术和消化内镜技术相结合,医生只需用探头点一下疑似病变部位,电脑软件就能对细胞进行分析,判断是正常、发炎、异型增生或是癌变,那些医生肉眼看不到的病变,比如处于萌芽阶段尚未“破土”的肿瘤等,都能被精确地发现。“目前相关研究和设备已经获得美国专利认证。这项技术甚至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病理活检。”
   今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中山医院将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在拉曼光谱技术领域与中国合作的唯一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归双方共同所有。任建林教授表示,目前中山医院已为100例患者实施了拉曼光谱诊断,接下来,日本东京大学也要开展这项技术。这就意味着,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日本东京大学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很可能成为拉曼光谱技术标准的制定者。

   【同步新闻】


   防治胃癌,盯紧幽门螺杆菌


   世界华人同根同源,疾病谱也有相似之处。此次论坛为海内外华人交流切磋、共同进步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0年前,我们对胃癌高发的台湾马祖居民进行调查,发现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60%。据了解,与马祖隔海相望的福建马尾,胃癌发病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很高。”台湾消化系医学会理事长林肇堂教授的报告发言立即引来连锁反应,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专家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谈起了幽门螺杆菌在胃癌防治领域的最新进展。
   幽门螺杆菌并不是什么新奇的细菌,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家就发现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并通过研究证实,感染这种细菌可导致胃炎,并进一步引起溃疡。两位科学家还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些年,医学专家们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亚太消化疾病学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霍光明教授说,2/3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慢性感染时间长了,就容易发生胃癌。霍光明认为,防治胃癌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抽血检查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如果为阳性,通过抗生素治疗,80%的患者能成功杀菌,这样能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概率。与目前流行的做胃镜查胃癌相比,检查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显然将防癌治癌的关口前移了一大步。2008年,他和一些专家曾联合发表文章,提醒消化科医生注意这个问题,但是,现在看来,这一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当然,幽门螺杆菌只是导致胃癌的一个因素,饮食、生活习惯也与胃癌等消化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一个实例就是,当年马祖居民胃癌高发,还与他们长期吃腌制、腐败的海产品以及当地水质差有关,通过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结合抗生素治疗杀灭幽门螺杆菌,现在马祖居民几乎不得胃癌了,胃溃疡也少了,但随着西方饮食的普及,肠癌又多了起来。
   有人开玩笑说,“东方饮食易得胃癌,西方饮食易得肠癌,我们到底该吃什么啊?”林肇堂教授说,现在无论东方饮食还是西方饮食,都太油了,要想少得胃癌肠癌,那就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吧。

   >>>链接


   两岸消化肿瘤
   早期诊治基地落户中山医院


   今年7月,海峡两岸消化系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高峰论坛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期间,“海峡两岸消化系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基地”正式在该院挂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教授表示,基地挂牌成立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将联合新加坡、台湾等地的医院开展针对食管癌、胃癌、结肠癌早期诊治的研究,通过拉曼光谱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和提高消化系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为海峡两岸人民健康谋福祉。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还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签署合作协议,厦大医学院院长刘祖国教授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系副主任何克裕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何克裕教授所率领的团队在拉曼光谱诊治消化系肿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在机器人内镜手术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中山医院肿瘤标志物
   研究获新进展


   抽血检查肿瘤标志物也是筛查消化道肿瘤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现有的标志物检查,精准度一般不超过50%,也就是说,即使查出阳性,也有一半的可能不是肿瘤;即使阴性,也不能排除肿瘤的可能。任建林教授透露,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正在对2个新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精准度可高达80%-90%。

 


   中山医院
   消化内科简介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厦门市消化疾病诊治中心、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的骨干学科,是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基地。集医、教、研为一体,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种先进的诊疗及科研设备,下设消化病房、消化专家门诊、专科门诊、专病门诊、消化内镜诊疗部、消化动力室、消化实验室。现有医护人员80余人,其中不乏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厦门市拔尖人才、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等一批学术造诣高的专家人才。
   近几年该科发展飞速,年门诊量12万余人次,年出院3500余人次,年内镜诊疗达3.5万余人次。该科还与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共同创建了“海峡两岸消化疑难病会诊基地”,共同主办刊物《ClinicUpdate-Gastroenterology and Hapetology》和海峡消化网(www.hxxhw.com),共同创办了两年一届的“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使大陆、港、澳、台及海外消化内科、消化内镜华人医师共聚一堂,促进了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同时还创办了一年一届的“海西消化论坛”,为海峡西岸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医师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申建了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中心厦门培训基地,为全省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进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开设有消化专科门诊,进行消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还开设有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肝病、胆胰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疾病、HP相关疾病及便秘等专病门诊。消化内镜诊疗部下设胃镜室、肠镜室、双气囊小肠镜室、超声内镜室、X线室、消毒室、复苏室、动力室、胃电图室等,拥有各种先进的诊疗和科研设备,同时还拥有最为完善的内镜消毒设备及程序,以确保内镜诊治的安全。
   在打造海峡医疗品牌的进程中,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形成了强大的专科团队力量:任建林主任带领的胃病学组在三叶肽和胃粘膜病变与胃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陈建民主任医师和胡益群博士率领的消化内科内镜超声和治疗学组已在胃肠道病变和胆胰疾病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进行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省内外同行和患者中获得高度的认同;司丽娟主任医师、博士和叶震世主任医师带领消化内科胆胰组积极倡导开展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开拓了厦门消化内镜新局面;王琳主任医师和施华秀博士带领的小肠和功能性胃肠病学组,施华秀博士和巴亚斯博士带领的肠病组,以及陈立刚博士和潘金水博士带领的肝病组,其整体实力均已处于省内领先水平。更重要的是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临床医生如:胡益群博士、陈立刚博士、黄庆文博士、卢雅丕副主任医师、林振和博士、许鸿志博士等。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57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