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要说“人话” 病人也要“面子”
杨叔禹(左中)为病人把脉。
“病人也是需要‘面子’的:他们可能是一名老师,平时受到千万学生的尊重;至少,他们也是一家之长,受到子女、家人的尊重。”昨日,市卫生局局长杨叔禹在《做一个有人情味的医者》讲座中说,希望在卫生系统中掀起争做“有人情味医者”的高潮。
沟通
用最浅显的语言 尽量形象地解释病情
谈及医生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杨叔禹说,首先必须学会倾听,给患者说话的机会,表现出在认真关注、聆听。需要打断时,应提倡合作式打断,比如当患者开始“侃大山”时,可顺势转移话题。比如患者被车撞了,开始描述车祸惨状时,医生可以一面显示出关切,一面将谈话引导到与疾病有关的话题,比如“撞到哪了”?
一些医生对病人的询问不耐烦,不回答或是简单敷衍,病人问候、打招呼也不回应,对病人的痛苦避而不谈,或是嘲笑、斥责病人“无知”……杨叔禹说,病人也要“面子”,“这个病人可能是个老师,受到千万学生的尊重。最起码,他也是个家长,在家受到家人、子女的尊重”。
他说,医生要学会拉近与病人的关系,多用“我们”。当病人感到痛苦时,可用“很多人都有类似病痛”来安慰。
杨叔禹说,现在有不少年轻医生,看病时满嘴都是医学专业术语,说得病人云里雾里,有时还蹦几句英文,“显得自己很专业”。
他说,这些医生其实是“欺负”病人听不懂,自己不见得很有学问。“那些真正厉害的医生,都是用最浅显的语言,尽量形象地给患者解释清楚病情”。他希望医务人员跟病人交流时能够深入浅出,多说“人话”。
医治
重细节行为 “基本功”不能废
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厦门名医陈焕章教授看病时有个细节:寒冷的冬天,陈焕章给病人听诊前,先询问病情,手一直捂住听诊器,用的时候听诊器就不那么凉了。杨叔禹说,陈焕章自己可能并没在意,但他已将医学人文内化到自己的骨子里了。
杨叔禹说,我市目前共有13家医院挂牌“人文关爱试点病区”,这些病区墙壁上都悬挂着从医感言、标语等,他希望医务人员要重细节、行为,不要光重牌子、标语,不要让人文病区流于形式。
当前,医务人员中还存在一大问题——太依赖辅助检查,与患者直接的亲密接触被设备代替。杨叔禹呼吁广大医务人员,“望闻问切、望触叩听”这些基本功不能废,别让机器隔绝了医者与患者的触摸交流。摸一下虽然并不能救命,但有时候医生的一“摸”,患者心里就踏实了。
几点要求
保护患者隐私
床头卡上不写病情
杨叔禹提出几点具体要求:医务人员在接诊时不应接电话,若有急事应先征询并告知患者;床头卡上不能写疾病诊断,这涉及到患者的隐私;进病房前应先敲门;呼唤病人时不能叫“几床的”,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尊称;做磁共振时应主动向患者提供棉球、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