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医疗购销腐败窝案 漳州何以全线溃败

2013-07-25 09:53:01观点中国admin查看次数:847

有时候,你会觉得,谣言和真相之间,隔着的那个地带,会很模糊很暧昧。谣言的潜滋暗长,很多时候正是得益于这个暧昧地带,缺乏足够的阳光。模糊难辨,混淆不清,自然会以讹传讹,假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扶摇直上。

举个例子,前几年新闻界有个颇有名的假新闻案例:大意是说某省的人民医院四把主刀医师,同时感染艾滋,而病源据传是同一名女医药代表。这就是当年一度传得沸沸扬扬的“一名女医代干掉医院四把刀”的医疗桃色段子。

当然,这种事很好证明,基本只有有媒体介入,马上就能证伪的。不过,这个段子之所以传得那么火,除了桃色绯闻这一层最易传播的刺激舆论味蕾的糖衣之外,也与饱受诟病的医疗系统医药购销,以及看病贵、药价虚高等系列现实问题有关。

而现实的尴尬就在于,几年前的段子,也可能另化一个精致的妆容,就撞入现实,根本不给你一个心理缓冲的余地。就拿上述女医代段子来说,看完坊间“四把刀接连中招”的谣传,紧接着就是实打实的硬新闻:《福建漳州医腐案调查:个别女医代靠权色交易搞定领导》。(7月24日央视)

你看,段子和现实的界限,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泾渭分明,水火不容,真实情况是,它们之间可能只是一条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虚线,甚至彼此渗透,互相依存。这才会让谣言假得那么“真实”。

而事实有时却残酷得让你不愿接受,宁愿它是条假新闻:比如近期查处医疗购销领域腐败窝案,全市73家医院全部涉案,医生退赃金额达2049万元。记者了解到,不少被抓的医药代表都只是下线业务员,在其上方还有上一级的医代,个别女医代靠权色交易,搞定医院领导和医生,除医生收受20%回扣外,医院负责人也有“好处费”。(7月24日《海峡导报》)

看到这里,只有一个感觉,“以药养医”的水很深,这是很大一盘棋。那些被揪出的医药代表,竟只是棋盘中最微不足道的拱卒棋子。这个医药回扣贿赂网络,庞杂得有些吓人。就如传销一样,上线连着下线,下线还设有下线,千丝万缕,又盘结构筑为一个统一的利益格局。而最后为此买单的却是最倒霉的消费者和国家医疗投入。

从漳州的例子可以看到,药品售价和成本相差十几倍,几年前甚至曝出过利润率1300%的极端例子;采购N道关,药价一半竟都用于支付“公关费”;买单的钱80%给了行贿的费用;九成医生涉案;漳州市市属医院100%涉案,全线失守。

这些刺目的数字,让你不忍直视。而按照常识,这也不可能是孤例。以药养医造成的虚高必须打破,而这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改革配套推进,必须从医药分家,从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和提升医生待遇,从解除行政限制,改进政府招标采购上切实动刀,才可能打破医疗领域那些灰色利益链。

从医药代表年收入,从一个地方医院的全军覆没,可看出其间利益诱惑多么大,所以真正稀缺的是动刀的决心。医改是系统工程,我们有耐心,但首先必须看到改革的诚意,和破冰的勇毅。一直拖下去,只会积重难返,当时阵痛更巨。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2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