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艾灸疗法有讲究 勿随意施灸
东方网7月12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艾灸是指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
针灸针灸,知针者多而闻“灸”者少。事实上,艾灸是传统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故临床上有“一针二灸三汤药”的说法。如今,盛夏艾灸越来越受到重视,申城很多白领开始自己动手买上几根艾条,为自己灸上几下。不过,什么样的体质适合艾灸?三伏天艾灸是否效果最好呢?记者采访了专家。
黄梅天不做艾灸
有30多年艾灸临床经验的神华中医门诊部孙淑堇医生告诉记者,因为艾灸有化湿驱寒的功效,所以三伏天做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每个人体质有不同,未必一定要三伏天做艾灸,更没必要一定要中午或者“每伏第一天”做。
孙淑堇介绍说,艾灸还有颇多禁忌:“黄梅天我们是不做艾灸的”,这段时间人容易上火。一般而言,出梅之后的10天开始做比较安全。“黄梅季节大家生活在潮湿的空气中,出梅后再做艾灸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增强脾胃的功能。”
孙淑堇告诉记者,肝火比较旺的人是不适合做艾灸的,妇女经期也不能做。此外,极度疲劳,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高热、昏迷、抽风或患某些传染病期间也不适宜做艾灸。
空腹或饭后不宜立即施灸
对于适宜做艾灸的人来说,怎么做还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此外,有时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所以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同时,有些病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或在饭后立即施灸。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点燃。因此,施灸时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专家特别提醒施灸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现在做艾灸都是在封闭房间内进行的,即便开了空调,往往烟味很大。”瑞金医院中医科主任沈小珩提醒说,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并开换气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