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饮“化”粽子当心闹肚
今天是端午佳节,喜欢吃粽子的人,若食用不当会引发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专家指出,粽子虽味美,但是难消化,且含过多的脂肪、盐、糖,尤其是闽南人爱吃的肉粽。因此有胃病、糖尿病、胆囊疾病等慢性病的人要少吃。此外,吃粽子时切莫饮用冰啤酒、可乐等冷饮“化食”,否则当心拉肚子。
粽子是主食
一天不要超过3个
如今粽子品种五花八门,有粟子粽、豆沙粽、肉粽、海鲜粽等,大多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过量进食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郑建玮主任医师说,每年端午前后医院都会陆续接诊到这类患者。
郑建玮说,粽子是主食,绝不是零食或甜点。一些市民先吃饭菜,最后吃上几个粽子当作甜点,其实是错误的。医生说,粽子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难消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相当于一碗米饭。若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主食的摄入量。此外,吃粽子不要辅以大鱼大肉。
医生建议,一天最好别吃超过三个正常大小的粽子,尤其是肉粽,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睡前两小时
吃粽会加重食管反流
小陈20多岁,平时胃肠功能就不怎么好。去年端午小陈在家看球时腹中饥渴,于是加热后吃了两个大肉粽果腹,又从冰箱拿出一瓶冰可乐一饮而尽。谁料,没过多久,肚子便开始“抗议”,上吐下泻折腾了一晚上。第二天不得不上医院就诊,一检查原来是急性肠胃炎。
消化内科医生建议,有的市民在吃完粽子后进食冰啤酒、冰可乐、冰淇淋等冷饮,很容易引起胃肠道问题,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因此,吃粽子千万别碰冷饮。此外,西瓜等凉性水果也应少食用。
吃粽子也要讲究时间。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因为此时进食粽子,会延长胃肠排空时间,加重食管反流。
糖多热量高
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要忌口
郑建玮说,粽子经过蒸、煮之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不仅肠胃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多食,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群也要忌口。如肉粽和豆沙粽等,都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热量,属于油腻食品,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食用后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糖尿病患者则要尽量少吃甜粽或豆沙粽这类含糖量高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