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目标:国家级生态市
明年6月市政府将向环保部递交申请验收报告
▲创建国家级生态市,森林覆盖率是其中一项指标。 刘东华 摄
本报讯(记者 林晓云)厦门人自豪,因为这座城市曾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如今,“国家级生态市”成为厦门下一个努力目标。
“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我们怎么抓都不为过。创建生态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昨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动员部署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根据《厦门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2013年底,厦门要在福建省内率先建成经济高度发达、生态高度文明的适宜发展和居住的海峡西岸最佳生态城市。这也意味着,厦门将建设为适宜居家、创业、休闲、度假的城市。
国家级生态市的考核验收,有一系列指标。如,森林覆盖率按照丘陵地区≥40%,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17%,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5%,“工业用水重复率≥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且无危险废物排放等。
而“环保投资占GDP比例≥3.5%”,意味着每年厦门环境保护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3.5%以上。考核项目除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还包括经济发展,比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经济发达地区)≥8000元/人”。实际上,2010年起,厦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就已突破万元,全省领先。
明年6月初,市政府将正式向环保部递交厦门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申请验收报告。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厦门市创建生态市是福建创建生态省的“细胞工程”。
科学发展之需 协调发展之策 改善民生之要
于伟国点明创建“国家级生态市”要义,要求大力培育低碳工业,推动造林绿化,加强生态资源循环利用
本报讯(记者 林晓云)昨日,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动员部署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于伟国强调,要继续全力抓好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他要求,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再创环保模范城市,是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之需、协调发展之策、改善民生之要。
他还提出,要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关键,大力培育低碳工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低碳、生态型服务业,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持续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效益;要夯实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基础,大力推动造林绿化,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提高居民的生态环境满意度;要加强生态资源循环利用这一支撑,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加强海洋资源管理;要落实环保责任这一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强化督查考核,凝聚共识,真抓实干,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好成效,扎实推进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可清就下一段推进创建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他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指标,围绕提高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竞争力、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提高市民对环境的满意率、提高全市环境保护的合力等五个方面抓好整改工作,努力把厦门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
市领导钟兴国、臧杰斌出席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国耀主持。
【相关新闻】
厦门万元GDP能耗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记者 林晓云
单位GDP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它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能耗指标越低,说明发展经济付出的环境代价越小。
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万元GDP能耗为0.66吨标准煤,耗电859.6千瓦时,耗水27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实际上,厦门单位GDP能耗,近年来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一半。但美国、日本能耗更低,有关部门负责人曾表示,厦门还有很多空间,万元GDP还可以下降。
控制大气污染 三年后新能源车要达1100辆
记者 林晓云
为了推进落实环保,厦门市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被整理成厚厚一册表格,“管住”的包括水、大气、声音、废物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
根据表格,2015年,厦门将在企事业单位等推广1100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还将投放天然气公交车1000-1500辆。“声污染”防治手段也不少,比如在生活小区内、主要道路上设置噪声自动监控屏。
项目大都很具体,在控制扬尘污染项目上,连2015年将增加的扫路车数量都定了——增加81辆,以提高主要道路的机扫率。
在厦世界500强都建有工会
于伟国要求切实为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本报讯 (记者 林晓云) 戴尔、沃尔玛、百安居、柯达、太古飞机工程公司……在厦门落户的世界500强法人单位100%建立工会。
昨日,市委工会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提到了这个“100%”。他说,在探索跨国公司工会组建,加强两岸工会交流合作等方面,厦门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创新举措和品牌。
厦门独特的两岸工会交流活动也很活跃。我市工会与台湾工会界、劳工界联系颇多,今后两岸工会交流合作层面将由市级向区、产业和企业工会推进,两岸工会交流由侧重文化、体育交流向教育、培训、技能等领域拓展。
于伟国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工会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自觉服务大局,努力发挥工人阶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三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为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市领导刘可清、郑道溪、洪碧玲、詹沧洲、单秀华、黄菱、臧杰斌、郑云峰、康涛、高玉顺,市法院、市检察院、厦门海事法院以及各区、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出席。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赵志伟在会上致辞。会议由市委副书记钟兴国主持。